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常州金坛:破解科技创新三重密码

发布日期:2025-08-11  来源:常州网  浏览次数:  字号:〖

看发展中的常州市金坛区,科技创新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金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27家,三年来科技人才项目共引进276个,人才资源总量新增4.01万人……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金坛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坚实步履。

底气从何而来?源于产业底座愈加厚实。金坛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创新主体规模能级实现“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由329家扩容至453家,成为创新“生力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23家增至460家,年均增幅超19%;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量质并举,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保有量达1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27家,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瞪羚企业培育成效凸显,数量从4家增至18家,年均增速达112%;独角兽(潜在)企业实现新突破,5家企业获省级独角兽认定,7家企业获潜在独角兽认定。龙头引领聚链成群,新增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8家。

成效如何凸显?来自科技项目源头招引。近年来,聚焦全区重大战略需求,金坛区强化科技人才项目源头招引,着力引进一批高成长型科创企业,以科技人才项目新突破激活全区经济发展“源头活水”。三年来,金坛全区科技人才项目共引进276个,其中引进高企项目29个、人才类项目54个、平台类项目4个。认定的科技人才项目中,I类知识产权201个,Ⅱ类知识产权766个。开票销售超500万元的19家,开票销售超1000万元的22家;从产业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智能、新基建等产业领域,其中新能源59个、新智能94个、新基建61个。

今年以来,金坛区各部门板块先后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科技招商活动,共深入对接面谈项目50个,“基金+基地+机构”稳步推进,激发项目引进动能。

生态以何打造?始于强力的科创磁场。金坛区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1+X+N”产业科创体系成效日益凸显。高水平校地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开园投用,河海大学科技园先行区投入使用。三年来,征集河海大学——金坛区校地合作项目73个,与河海大学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举办“名城名校行”系列活动、“华罗庚杯”创新创业大赛、南京都市圈创新挑战季技术需求对接会等,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以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新时代“金沙英才计划”,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全区高层次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三年来,人才资源总量新增4.01万人,引进国家级人才12人、省级领军人才36人,入选“龙城英才”项目119个。持续优化“金礼遇·才无忧”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内容,发放英才服务卡1601张,集成40项“一卡通办”服务。

近三年来,金坛区以微笑经济创新行动为引领,构建“微笑园区、微笑平台、微笑企业”创新矩阵,通过“链主企业牵引+高校技术赋能+载体空间支撑”三向发力,打造“主体培育——载体建设——要素集聚——生态优化”四位一体发展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的智能升级,从创新企业的集群发展到高端人才的竞相汇聚,这场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变革已从量变迈向质变。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不断提升的转化效率、日益增强的辐射效应,必将推动我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