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殷切希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要求江苏“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充分表明像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肩负着重任。
扛重担、挑大梁,向新而行。如何精准发力?
求新求变,谋取高质量发展“未来式”——把科技创新牢牢抓在手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养技术工人和大国工匠……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与武进的发展实际高度契合。
向科创融合要动力
锚定“创新”攀高峰。武进大力推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高地。
以科创之“新”引领发展之“质”。继续协同构建“大科创”格局,深入联动常州科教城、龙城实验室、中以常州创新园、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开展深度合作,在科研攻关上“聚势”、创新项目上“聚焦”、成果转化上“聚力”,让更多“卡脖子”技术得到突破。引导领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聚焦关键材料、基础元器件和重大技术装备等领域,开展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等工作,推动更多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向深化改革要效率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育种离不开良田。制度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武进要用好“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制约堵点,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优化市场监管方式,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聚焦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技术转化全流程、人才成长全维度,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让各类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向扩大开放要空间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方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方面苦练“内功”,高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武进综保区、现代物流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勤修“外功”,加大外资招引和服务力度,引导外资优先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更多总部型、功能性机构。
向人力资源要红利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激活“一池春水”,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创新行为都得到市场尊重,让每一份创新成果都能形成市场价值,形成人勤春早、生机勃发的发展局面。
尤其要在人口集聚上下更大功夫。统筹人才战略和人口战略,综合施策、系统发力,实现从聚人才向增人口提素质并重转变,特别要围绕“青年友好”做好文章,张开双臂、拥抱欢迎各路青年才俊。要在提升能级上下更大功夫,抢抓“两湖”创新区建设机遇,进一步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加快总部经济区、常州南站等重大功能性、标志性、支撑性项目的推进,撬动全社会要素流量涌向“两湖”,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辐射力。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的春天”已扑面而来。武进将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充分激活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深化改革“助推器”作用、对外开放“倍增器”作用、人力资源“驱动器”作用,跑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