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新春第一会” 奋斗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4-02-21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南京 做强百亿级企业推进产业强市

2月19日,南京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以“新春第一会”的奋进姿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南京把“先进制造业百亿级企业”作为产业强市的主体力量,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增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企业10家以上,累计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企业30家以上。会上,国轩新能源、中兴智科、长安汽车3家新增百亿级企业获颁500万元奖励资金。

当日发布的《南京市先进制造业百亿级企业培育壮大行动计划》提出,南京要逐步形成规模梯度合理、群链牵引力强、创新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百亿级企业发展态势。

位于江宁区的中兴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服务器和存储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务。去年,中兴智科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南京‘新春第一会’锚定新型工业化这一战略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挥百亿级企业的带头作用,精准务实,稳健经营,为南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助力。”中兴通讯股份公司副总裁邱生富说。

按照优中选优、培优培强、重点支持原则,南京将构建百亿级企业培育壮大库,实行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实施“一企一策”。既积极引进外地企业来宁设立集团总部,又支持本地企业打造综合型、区域型、功能型、成长型总部企业,南京为市级总部企业提供最高1亿元的落户奖励。企业建设跨国性或区域性“母工厂”,同样可以申报市级总部企业,享受同等政策。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南京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现有企业研发平台升级为国家级、省级平台,并按国家和省拨付资金情况给予1:1配套支持。去年,南京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上实现零的突破。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成为我省获批的第三个、南京市第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南京持续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去年南京市软件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产业业务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南京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全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总数达213家,实现翻番。

无锡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月19日,无锡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这是无锡连续第9年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

“治污先治水、治水先治太。习近平总书记对太湖治理高度关心、十分牵挂,我们要把嘱托铭记于心、感恩化为行动,用心用情坚决守护太湖安澜。”无锡市市长赵建军表示,今年,无锡将着眼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1+9’行动方案”,推动太湖水质藻情尽快实现全局性改善、根本性好转。

今年是无锡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在“硬件”端,无锡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196个年度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特别聚焦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这一关键短板,推进27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于“软件”端,持续增强执法应对能力,实施全市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去年,无锡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9天,“无锡蓝”超过300天。“驰而不息打好蓝天保卫战,让无锡展现出更加出众的‘气’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无锡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重点实施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四气共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蓝天白云永驻锡城。

最新统计显示,去年,无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1.4%、52.3%,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实现全省“十一连冠”。

“抓生态环境,本质上就是抓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就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当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新阶段,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做好“破、立、转”的文章,更大力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更快步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宽幅度拓展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通道,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美丽无锡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城市范例。

常州 锻造新质生产力 催生发展新动能

2月18日,常州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主题进行动员部署,凝心聚力推动“万亿之城再出发”。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突出表现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关键在“质”,追求质量、本质和品质;落脚点是“先进生产力”,通过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新型生产关系,激发发展活力;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迎新而进”,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站上发展的新起点,锻造新质生产力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势所必行、志在必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更好服务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是新征程上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新课题。

作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万亿之城,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1亿元,整车产量近68万辆,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打出了“新能源看常州”的金字招牌。亮眼的发展成绩,意味着更大的发展基数,以及高位起跑、高位过坎必须要面对的更高发展要求。

万亿之城再出发,近2.2万亿元的工业规模、比重达56.2%的高新技术产业、7600多亿元的新能源产业产值、170万的人才总量,激荡出常州锻造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2023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企业数量占工业星级企业比重达46.2%,新能源产业产值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江苏时代荣获“灯塔工厂”,实现零的突破;新能源领域涌现一批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实力“出圈”。“勇当先锋、勇立潮头,为常州锻造新质生产力‘挑大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总经理张永生表示,比亚迪常州基地与本地供应链实现整零协同发展,常州供应商在常州比亚迪供应链的占比超过15%。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常州布局新赛道、新平台。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聚焦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撑产业科技创新三个维度,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瞄准合成生物产业新赛道,常州已建成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以华大基因为龙头的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以及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常州的目标是,到2027年,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镇江 闯出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新路

2月19日,镇江召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联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出围绕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并列出“三步走”目标:2025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030年建成长三角科技创新重要节点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镇江已连续四年围绕产业强市“第一战略”召开“新春第一会”。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23年,该市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4%、列全省第4位,获省科学技术奖项目35项、创历史新高,“第一动力”有力推动“第一战略”落实见效。

“我们要闯出一条新路: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是‘必由之路’,更是‘融合之路’。”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融合重点要用好两大抓手,一是着眼产业强市日渐成势的“四群八链”,二是着眼创新引领破题起势的“876”创新引领工程。

会上印发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方案》提出,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7个未来产业、6大传统产业,深入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基本实现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在此框架下,镇江各板块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在1—2个产业科技创新上做强品牌、做优特色、做大影响。

现场还印发《园区建设提升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镇江市市长徐曙海表示,要把开发园区作为落实产业创新的龙头阵地,以“园区建设提升年”为抓手,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更多创新平台,精准保障园区主导产业链群发展。

大会现场颁发2023年度产业发展“金山奖”、科技创新“梦溪奖”、优化营商环境“甘露奖”等奖项。今年新增企业引才用才“伯乐奖”,奖励人才招引成果突出企业。现场还为2023年度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颁发支票,为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