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作为科创能力建设和科研力量凝聚的关键核心,科创平台在提高地方创新活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品质城市突破年中实现开放创新品质突破?在我市新春“第一会”上明确的“十项工程”中给出了答案,要擦亮平台载体显示度,推动创新平台发展,放大政策效应,全力引进更多顶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产创融合结出丰硕成果。
作为全市高层次科创平台的代表典型,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正锚定发展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找准突破新切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迈进。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溧阳市人民政府深度合作、联合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瞄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前沿技术研发,致力于解决华东地区企业在能源、信息、尖端仪器与智能装备等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积极开展科技交流、科教融合、科学普及活动等。目前,中心已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成功孵化10家科技创新企业;与巴斯夫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联合研究中心,并已陆续签约立项首批项目。
一个个科创项目的落地、一次次深度合作的形成、一位位科研人才的引进……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正用一个又一个惊喜,激扬溧阳澎湃的创新活力。但仅仅是现阶段获得的成就还不能满足溧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及溧阳人民对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的期待。
对此,2024年,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大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各方面力度。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总经理张笑天表示,今年,中心将从三方面全力实现突破,一是力争创成国家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为溧阳以及国家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二是高标准建设天目湖医用物理研究中心,全力打造生物医学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为溧阳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创新成果;三是全面拓宽外部资源和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与溧阳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中心还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条件,打造更加完善的科研交流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交流机会,打响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品牌,吸引更多人才和团队来到溧阳,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襟江带海,长风万里。开放创新不仅限于区域,更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考虑。今年,我市将以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13家高端科创平台为引领,围绕引导和支持科创平台高效运转、释放科创平台聚才效应、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更多风口行业和技术引领性企业开展工作,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多链融合、聚焦人才引育、深化区域协作等,擦亮溧阳开放创新的特色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