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暨领导干部研讨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各项部署,结合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聚焦“‘万亿之城’再出发,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主题,对明年工作思路进行研讨与交流,凝聚思想共识、明确奋斗目标、谋划重点举措。
市委书记陈金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第四巡回督导组副组长刘海泉到会指导。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萍,市政协主席戴源,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季培东出席。
当前的常州,即将高质量迈进“万亿之城”与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同频共振,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怎样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常州高质量发展航程?以什么样的姿态持续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以什么样的发展图景展现“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城市担当?会上,市四套班子领导,各辖市(区)、常州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结合主题教育调研成果和明年工作目标计划,讲真知灼见,摆真招实招,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陈金虎在讲话中指出,迈进“万亿之城”,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是披荆斩棘、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站在新起点上谋划发展,首先就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形成最强共鸣:再出发,就是要把发展旗帜举得更高、斗志激发得更强,再攀高峰、再创辉煌、再展雄风,真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陈金虎强调,居于世界级的长三角城市群中,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把常州放到更高的坐标系上去审视、去定位,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奋力卡位、抢位、不失位,高质量推进产业链延伸融合、区域协同创新、城市功能互补、服务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各类要素虹吸功能。要牢固树立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雄心,坚定不移把决胜“万亿之城”的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质量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贡献上争先进位。
围绕“迈进‘万亿之城’后,常州城市发展动能如何接续”,陈金虎强调,要持续激发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全方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价值创造力、发展持续力。要乘产业振兴之势而上,聚力建设新能源之都,在规模效应、技术策源、品牌形象、未来产业上锻强新优势。要乘能级跃升之势而上,统筹推进“两湖”创新区、老城厢复兴、高铁新城建设,在空间拓展、人口集聚上再攀新高度。要乘区位质变之势而上,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交通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把通道便捷转化为物流便利,打开发展新格局。要乘政通人和之势而上,持续发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优势,凝聚发展新动能。
陈金虎强调,“万亿之城”再出发,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更好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作为,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与韧劲,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
当前,我市进入主题教育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各项工作年底冲刺的关键时期。陈金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满弓紧弦、奋力冲刺。要以学促干力争走在前,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以实际行动为常州“走在前、做示范”再立新功。要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战”,确保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更多指标走在前列,持续巩固全市各项工作向好态势。要谋划在前争取“开门红”,全力以赴推动明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要抓好统筹筑牢“防火墙”,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防范风险隐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营造廉洁过节、文明过节的良好氛围。
盛蕾指出,2024年是常州迈入“万亿之城”后再出发的第一年。GDP超万亿标志着常州发展的基底更加坚实,象征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加快蓄势,意味着人民幸福的保障力持续增强。我们只要把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这些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一定能绘就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只要踏踏实实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扎扎实实按照“532”发展战略蓝图工整落笔,一定能展现一幅大气磅礴的现代化实景图;只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实现“人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一定能交出一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高分答卷。
盛蕾强调,“万亿之城”再出发,要保持“认准了就干”的选择力,做到战略清晰不走眼;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力,做到承压前行不松劲;保持“一步一个脚印”的专注力,做到循序渐进不浮躁。进入“万亿之城”行列,常州要在“新起点”上拼增长,抓项目投资增长,抓市场主体成长,抓增加值附加值提升,抓人口人才集聚;要在“长赛道”上拼成长,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赛道、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赛道、第三代半导体赛道、合成生物赛道。要在“小桌子”上拼结构,不断做好结构优化调整这篇文章,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要在“大都市圈”里拼特长,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中找准定位,增强中轴枢纽辐射力、文旅体验吸引力、城市综合承载力。
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市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