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武进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各项工作实现新进展。上半年,武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7.67亿元,增幅7.4%;1—8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524.4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亿元,增幅17.1%;荣获2023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第3位。
逐梦新征程,奋斗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市经济体量最大的板块之一,武进要在全市冲刺万亿之城中提供“硬核支撑”,实体经济是最坚实的依托,制造业是最强大的底气。我们将一体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江苏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532”发展战略、新能源之都建设等部署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推动产业体系向现代化、高端化攀升,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全市决胜GDP万亿之城贡献首位力量。
紧扣新能源“主赛道”,提升现代产业“标识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前瞻眼光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战略定力,超前布局新能源赛道,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板块,武进积极把握时代风口,依托深厚的产业底蕴和强大的配套能力,实现了全市唯一的“发储送用”全产业链布局,今年1—8月,全区470家新能源相关企业完成产值1382.5亿元,新能源整车产量占全市比重达53%。武进将趁热打铁、早起快跑,进一步巩固新能源产业闭环优势,向着产值年内超2000亿元的目标加速迈进。
一是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依托整车生产基地的规模集群优势,招引更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销售管理、区域总部等“微笑曲线”两端的功能性机构,加快引育车载芯片、第三代半导体、通信模组、固态电池等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项目,力争2025年理想汽车本地化率超50%,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
二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氢能领域先发领跑,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的“常州氢湾”,着力打造长三角领先、全国有影响的“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储能领域做大优势,依托万帮数字能源、苏文电能等龙头企业,率先组建“上游(产业端)+中游(建设端)+下游(运营端)”协同发展的智能微电网产业联盟,力争在光伏一体化建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虚拟电厂等方面为全省全国探路。
三是做精做特应用场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设施“见桩率”和光伏电池“见板率”为抓手,加快推动新能源向生产生活各领域渗透,特别是抢抓“两湖”创新区主阵地的建设机遇,依托全国唯一“绿建区”的集聚示范优势,在总部经济区、中央公园等地标区域布局各类新能源基础设施,集中推进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长三角双碳先导区。
激活科技创新“主引擎”,提升现代产业“可控度”
从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中以常州创新园到全市“创新之核”科教城、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再到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等,武进集聚了众多高能级的科技创新载体。作为全市科创资源最富集、产业门类最齐全的板块,我们将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可控上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深化落实“独角兽十条”,着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队,力争年内净增高企215家、(潜在)独角兽累计达16家、上市后备企业超100家,加快形成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
二是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全面整合开发区、特色园区创新资源,紧密联动常州科教城,在科研攻关、产教融合、知识产权等领域深度合作,着力打造一批“专业+研发+孵化”功能叠加、“技术+管理+资本”一体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逐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在科教城、龙城实验室,产业转化在武高新、西太湖”的融合创新模式。
三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集成推行“一行业领域一人才政策”,精心办好“名城名校合作行”“武进籍学子回乡行”等系列活动,高标准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力争年内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3万套。深化龙城金谷(南区)建设,积极招引各类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等作用,撬动一批“懂科技、懂市场、懂企业”的耐心资本,用“金融活水”润泽“创新雨林”。
顺应“智改数转主旋律”,提升现代产业“智慧度”
武进是今年全市唯一入选省“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的板块,我们将发挥先发优势,纵深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着力为产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激发“产业数字化”新活力。秉持“龙头企业牵头、标杆企业示范、中小微企业加入”理念,深入落实“十百千”工程,综合运用免费诊断、投入补助、“智改数转贷”等方式,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努力实现“灯塔工厂”零的突破,在“数实融合”上创造更多武进经验、武进模式、武进品牌。
二是开辟“数字产业化”新路径。抢抓中以数字谷建设契机,积极推进数字创新平台、数字产业发展基金、数字服务体系等建设,努力打造常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主引擎。进一步巩固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工业机器人、智慧储能等产业的硬件优势,着力推动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专精特新”企业向下游延伸,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探索“土地集约化”新实践。以“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为抓手,纵深开展产业园区更新,推进低效用地、低效片区再开发,探索土地用途混合利用、建筑复合利用等,力争全年盘活土地空间5000亩。进一步强化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体系,按照“淘汰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分类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改造,努力让经济指标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的精品项目“唱主角”“站C位”。
用好招商引资“主抓手”,提升现代产业“集成度”
高质量项目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源头活水。武进将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大领导招大项目”,精心梳理重点产业链图谱,全方位、高频率、大力度打响项目争夺战,为未来发展注入充足的“原动力”。
一是迭代招商理念。秉持“既看吨位、更看品位,既看产值、更看估值”原则,严把项目准入关,综合研判项目的带动效应、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增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做到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二是更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德国、日本、以色列和深圳、上海、北京等驻外招引力量“靠前撒网”,围绕大型央企、实力民企、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精准布网”,持续深化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加强与中介机构、基金公司、风投公司的合作,创新运用“以赛招商”“论坛招商”等新模式,实现优质项目多点开花、全面结果。
三是升级招商队伍。围绕“招商人员都是行家里手”的目标,强化招商力量,建强专业化招商队伍,真正让懂产业、会产业、精产业的人来抓项目招引。强化招商队伍绩效考核,出台市场化考核文件,实行末位淘汰制,培养“狼性”团队,打造一支高收入、高淘汰、高压力的“三高”招商“铁军”。
四是打响营商品牌。抢抓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机遇,高标准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健全完善政企互动、“一网通办”、帮办代办等常态化机制,全面兑现一揽子惠企政策,持续擦亮“A武进”营商环境品牌,打造优质项目纷至沓来的“强磁场”。
潮头逐浪,勇毅前行;奋楫争先,谱写华章。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发奋图强,勇当新能源之都建设主力军、争做全市奋进GDP万亿之城排头兵,以实干实绩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武进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