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风迎“新”。
9日上午,常州市新能源之都产科教联盟启动暨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常州科教城举行。会议亮点满满——
高校院所联盟揭牌: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22家国内顶尖高校和12家新能源研发机构;
第一批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启动:120名高层次人才,将在高校与企业间双向流动,涵盖贝特瑞、蜂巢能源、海目星等多个新能源企业;
20个平台和产学研项目签约:涉及南大研究院、大理工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研究机构和高校……
无论是人才交流还是校企合作,都围绕着一个重点——新能源。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科教城只是一片清秀隽丽、青春洋溢的大学城,殊不知在这片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坐落着一个从无到有的科教创新区。
2002年,承载着常州对大院大所、科技创新的希望,常州科教城从零起步,开创高职教育“新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20多年后的今天,常州正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作为全市“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又将澎湃出什么样的活力与动能?
没有“距离”的研究院
沿着常州科教城主干道“香樟大道”行走,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分布两侧,其间还坐落着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院,远远看去,如同方形积木般整齐排列。但是现实中,校与院之间并不设围墙,各种研究资源也在校园内外流动,实现共享。
在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里,有一群人特别的工作人员,他们总是手机、微信不离身,不是在高校开会,就是在去企业考察的路上。他们被称为技术经理人。
“技术经理人是校企项目的‘中间人’。他们既了解市场又能拉来资金,还非常熟悉高校持有的科技成果。能够成功搭起高校、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研究院产学研部部长史晓艳介绍。
邱光宇就是其中一员,她曾在江大科技处工作近10年,对学校的科研成果非常熟悉。来到常州后,她常常一天跑3、4家企业,把企业的想法带回学校。
今年年初,在邱光宇的牵头下,研究院再次成功拿下一单——研究院和常州易控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开展“重载车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合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江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耿国庆教授的研发团队正在进行科技攻关。
“这次合作将帮助企业抢占新能源赛道,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等产品。”易控电子常务副总经理方成表示。
“一次合作达成的背后,是上百次的沟通、几十次的需求匹配和很多次的实地考察。打通‘高校书架’和‘市场货架’之间的关键一步,正是技术经理人的职责。”邱光宇说。
在技术经理人的努力下,近三年,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开展交流活动达到500多次,签订合作合同549份,并与常柴、铭赛机器人、新创碳谷等龙头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研发机构“接地气”,企业生产“有底气”。当高校“束之高阁”的理论研究,落地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院所+经济带来的1+1>2的效应,就此显现。
目前,常州科教城
汇聚着70多家各类研发平台、创新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今年上半年,园区研发集群共服务本地企业691家,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2.62亿元、技术研发到账1.85亿元,向全市输出成果112个;承担7项常州市“揭榜挂帅”项目,全方位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创新支撑。
没有“围墙”的大学
朱景武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理想汽车“扬帆计划”订单班的一名学生。今年是他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学年。此时此刻,他和同班同学已经从学校走向了另一个“课堂”——理想汽车全国售后服务中心。
“之前在学校上课,完全置身于企业真实场景,老师是理想汽车的认证讲师,面对的是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朱景武表示,自己很适应实习过程,毕业后,他希望留在理想汽车继续精进专业技能。
朱景武能快速适应,得益于科学的培育模式:2022年,学校与理想汽车开展校企“双元”育人培养新模式。理想汽车提供整车、检测实训设备,对教学老师进行统一培训认证;常工业则为学生在校内建设专⽤的实操场地,各种零部件一应俱全。
班主任盛雪莲介绍,第⼀届订单班总人数53人,结业考核通过率为84%,实习录取率排名全国第5,综合院校评分全国第3。
近日,理想汽车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理想汽车产业学院,这意味着产教融合更进一步,双方将利用产业学院平台,落地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团队。
在理想汽车订单班开班之前,学校已和多家企业建立了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并取得了成绩。
在恒立液压,一些关键的技术、管理岗位,80%的主管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其中有132名员工来自常工业与恒立液压合作的订单班。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常工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98%以上。
如今,常州科教城内的高职院校已建立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输送、新能源汽车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比亚迪、理想汽车、蜂巢能源等6个产业学院,每年至少有1500名新能源类技术技能人才奔赴全市新能源企业。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需要一流企业的参与,一流企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席海涛表示,学校将更好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近年来,科教城还积极实施校企双岗互聘机制,让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人才进校园,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交流与人才建设。
今年,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范围进一步扩大,120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其中高校院所选聘至企业兼职工作68人,企业选聘至高校院所兼职24人,新能源相关岗位占比40%。
“不为我所有,却为我所用。人才的流动、思维的碰撞,教育和产业的双向奔赴,推进了校企合作的双向赋能。”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说。
不设“边界”的创新环境
7月14日,2023 DEMO CHINA创新中国城市巡回赛·常州站举办 ;
7月24日,2023年“龙城英才计划”大连邀请赛开启;
7月26日,2023常州科教城(深圳)招商推介会“专精特新”专场落幕……
仅10多天时间里,科教城团队北上南下,连续举办了3场创新活动,如此密集、快节奏的行程,体现出科教城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和科技招商的决心。
争分夺秒,加速奔跑。创新又是个慢变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垒土成塔的艰辛跋涉,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坚韧与恒心。
为了给科技人才更好的创新土壤,产业园“茶”香四溢,金融“天使下午茶”、营销“安琪下午茶”、服务“半月下午茶”……在人才、公司、平台与资本、市场、政府之间搭建“高速通路”。此外,常州科教城不断升级优化“金凤凰”人才政策,强化对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
在科技创新上“懂得”“舍得”“等得”,在招商引智上不设城市界限,通过科技招商、企业孵化、生态建设,科教城产业培育效果显现。
今年上半年,园区成功招引了98个高质量项目,包括9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7个重大科创平台项目,与中国机械总院、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签约合作;园区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2568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等国家级人才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8人,博士以上人才252人;目前,园区已成功孵化出易电行、苏文电能、宏微科技等新能源领域上市企业;并汇聚高新技术企业126家。
如今,漫步在科教城园区内,3座“创新”桥格外引人瞩目:一座造型似国家火炬;一座以二进制代码为设计灵感;还有一座像蝴蝶翅膀,意为“蝶变”。
科教赋能,创新蝶变。没有“距离”的研究院,没有“围墙”的大学,不设“边界”的创新环境,常州科教城搭建了无数座创新沟通之桥。
因“教”而兴,因“科”而盛,因“ 才”而强。
从“阡陌农田”到“人才硅谷”“科教新城”,常州科教城与城市共生共荣,“创新之核”源源不断释放出活力,为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奋力打造新能源之都,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