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第19期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结束,其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从2004年牵手以来,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已经为金坛攻克149项技术难题,创造效益超亿元。
段为刚,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工程物理系核科学与核技术专业一年级;张君宇,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电子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一年级。二人相互配合,紧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正在进行空气质量分析仪检测结果精度测试。
空气质量分析是一个复杂过程,受特定环境、时间、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其中固定和流动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包括工业生产排放、交通运行、居民生活等,对检测精度要求极为严苛。
“电子检测类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年必须创新。”常州蒙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海表示,这次向清华大学申请的“设计在线空气质量分析仪”课题,第一要求是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芯片,能够自动识别、修正误差,把所有数据存储并实时打印。
上游技术不断迭代与下游需求持续放量互为表里,段为刚、张君宇2位博士决定接受挑战。“就专业而言,我的技术储备与这项课题契合,能够把自己所学具体运用到公司创新生产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张君宇说。2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创新家”从北京跨越1000余公里,与务实一线的“实干家”相逢在常州金坛新智能设备的风口上,恰好应和了金坛牵手清华大学推进校地、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创新的初衷。
常州蒙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主要从事分析仪器、实验室仪器、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的生产制造。创办公司时,蒙特仪器人手严重不足,电子相关专业出身的陈荣海独立负责产品研发、设计、销售,一个人撑起了“全产业链”。2010年,在区科技局指导下,蒙特仪器申报的课题成功通过清华大学审核,双向选择意向达成,首批博士入驻企业,由此开启了长达14年的实践项目合作之路。
14年间,蒙特仪器先后与20余位清华大学博士生展开项目合作,多款高性能仪器仪表实现“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并广泛应用于疾病控制中心、环境监测站、大专院校实验室等场所。今年,根据市场风口走向和产品需求,蒙特仪器提交了“设计在线空气质量分析仪”课题,希望借助此次为期6周的校企合作攻克难题,优先一步占领该领域技术高地。
在研发工作室,陈荣海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系列新款产品,“这款仪器用于测试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精度很高,可以把空气中0.1ppm浓度的一氧化碳分辨出来。”0.1ppm浓度(百万分比浓度)是怎样的概念?陈荣海解释说,“比如一个从来没人抽烟的房间里,附近室外有人抽烟飘来的气体大约是零点几的浓度,这款产品能够检测分辨出来。”
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的高标准都指向了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实现?而另一边,企业还提出了更高要求:空气质量检测的气体有200余种,希望可以形成相对固定的技术模型,用于开发检测多种毒气成分的仪器。
还是那句老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一个多月的在坛实践生活简单却又充满挑战。段为刚和张君宇合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两室一厅、配套齐全,生活上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产品技术难题。“嵌入式开发相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产品,仅符合实验室条件还远远不够,市场更加关注它的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情况。”“搞清楚市场需求是什么,具体说,用户需要什么,再反映到编程上,这是相对难的地方。” 段为刚和张君宇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市场导向因素。
经过几周的潜心打磨,目前,核心产品“在线空气质量分析仪”能同时检测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进行零点修正,精度高、误差小、运行稳定、方便便携,可存储超一万条检测数据并实时输出。
“我们一方面研制空气质量分析仪,一方面衍生单路、双路类型的其它毒气检测仪,更新拓展一部分软件和程序。”陈荣海表示,今年与清华博士合作设计开发的几款仪器已全部达到理想预期,将成为公司下一阶段向市场主推的重磅产品。
磨剑19年,金坛基地“生而创新”——今年,全区共计4家企事业单位,申报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课题7项,涉及在线空气质量分析、汽车多功能超级喇叭、盐文化资料整理及数据库建设、中盐金坛尚贤管理实践研究、金坛盐品牌传播研究、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文化建设、新媒体平台管理和运营等方面,14位清华大学博士发力其中。
区科技局局长李冬英表示,多年来,金坛一直坚持“企业出题、大学答题、政府做题”模式,与清华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切实解决一些技术需求,这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更是一个长期合作的渠道。截至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金坛基地”共招募清华大学博士生215名,攻克科研课题149项,帮助金坛企业事业单位70余家,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