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升温,市场需求对技术和产学研转化发出了“催进”的号角。5月10日,由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南京市科技局、常州市科技局、金坛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南京都市圈创新挑战季新能源产业专场在常州重磅开启。长三角区域科技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新能源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技术经理人等150余人共商新能源热点话题,聚焦新能源产业需求点和痛点,探寻技术创新之路。
终端市场新需求急需技术革新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如何迈入发展快车道?业内专家提出,全球动力电池的生产规模即将形成亿千瓦时,原有装备已无法匹配终端市场的新需求。
常州精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慎东认为,目前,新能源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增快,随着动力电池迈入TWh时代,当下装备企业无法匹配快速成长的动力电池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装备企业的急需提高扩充产能、保障稳定交付能力。
随着动力电池成为锂电池发展方向,对锂电设备对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业内专家认为,锂电装备企业需根据客户及市场的要求,在缩短交付时间、满足产能的背景下,进行效率、稳定性、质量和稼动率的全面升级,以满足下游需求和提升竞争力。锂电池生产工艺路线长,设备繁杂且专用性强,关键设备有卷绕机、涂布机、叠片机等。
高校企业“联姻”嫁接新技术
国容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晔注意到,在新能源行业中,智能电网、物流业对其的需求与日俱增,且急需对传统储能材料进行升级,“目前需要产品需求向定制化转变,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高倍率、高能量、高可靠、长寿命的储能介质,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于是,熊晔通过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发布了相关需求,没想到,得到了快速技术响应。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卓元携团队前来“揭榜”,双方合作的项目“储能用全气候高能量型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及产业化”,获得了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研发采用电池电和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复合型超级电容器,使其兼具二次电池高能量密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双重优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功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锂矿储量是有限的,经过预测勘探,即使把所有全世界所有的锂矿都挖光,都用来做锂电池的话,也是不够满足一半人的仅仅是电动车的需求都是不够的。”熊晔谈到,必须寻求替代方案,同时,还需要兼顾配套材料发展。
太阳能封装技术个性化复合化发展
随着太阳光伏应用的快速发展,常规光伏组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露出新的问题,同时新结构、新种类光伏组件的也在不断地涌现,这对封装材料在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需要结合太阳光伏应趋势,针对太阳电池封装技术的功能化、个性化、复合化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发。
目前,市面上常规高功率纳米级 LFP 材料难加工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金钟团队,展开高功率、耐低温纳米球形磷酸盐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与性能升级,在保证材料的功率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加工性能以及能量密度。
记者了解到,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张洪文团队合作开发的具有红外反射功能的黑色封装胶膜,具有较高的反射率,700~120nm 可以超过 40%,同时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可显著降低组件温度 5~0℃,提高黑色光伏组件的功率。
“从原来需要手动划膜、手动上卷、手动换卷转变为自动划膜、自动上卷、自动换卷,从手动打包且每工位都需配备人员转化为自动打包减少人员数量。”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和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团队合作的胶膜自动收卷包装系统实施方案,使用光感确认相关动作的到位性,控制相关的动作逻辑和时间控制,使用气缸飞刀代替人工划膜,利用机械结构优势解决问题。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便携、可穿戴和可植入式电子设备大量出现,与之匹配的储能设备逐渐成为研发热点。江苏鲲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介绍,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率密度、高速充放电、优异循环寿命和机械柔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柔性储能设备之一。然而,目前该设备受制于难以进一步提的低能量密度以及柔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兼顾。
江苏科技大学与施伟龙教授团队在了解了鲲鹏电力的技术需求后,拟利用具有绿色持续、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的天然多糖高分子材料为原料设计并构筑能优异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最终,现场4个项目完成了签约,意向签约金额54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