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经济创新行动是金坛深入推进“五大行动”、催生新发展动能的“科创引擎”。走过起步之年、探索之年,微笑园区、微笑平台、微笑企业建设在我区全面展开,“五新产业”和“科技创新”成为一贯到底的两个关键词,它们交错出现,成为引领2023年金坛产业经济发展的定位坐标。
2022年,微笑经济创新行动正式“交卷”——全年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同比增长60%,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323家,发明专利授权669件,同比增长159.30%,新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4只,创历年新高,掀起“五新产业”蓬勃起势的小高潮,也为今年金坛“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 深入推进‘五大行动’”发展主题做足了铺垫。
金坛区科技局局长李冬英表示,首先,微笑园区提档行动创建10家高效益、小而精、有特色的主题园区。第二是微笑平台培育行动,通过打造一批科创型平台、总部型平台和创意型平台,分梯队培育一批高水平孵化载体。三是微笑企业引领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智能制造水平。四是科创要素聚焦行动,在人才引进、科技研发、技术攻关上多出成效,促进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增加了“危污乱散低”整治行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冲刺“万亿之城”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年,常州致力建设“新能源之都”的目标愿景赋予了金坛争先站位“最强增长极”的“天时”。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利好叠加,在战略前瞻的“五新产业”市场,金坛目标打造“未来科创城”,加速步入“掘金”之旅。
金坛区科技局局长李冬英表示,一是继续做好项目招引工作。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项目、高水平创新平台、高品质科技企业,围绕华罗庚科创体系中的缺项弱项,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大力招引一批小而精、小而优的科创项目。二是对已落地科创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投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好减税降费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对外发力,对内筑基。老一批的新能源企业已经通过增大投资、扩建新项目寻找增量,后起的产业新秀也正韬光养晦。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要克服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参差,人才是最好的“粘合剂”。
今年9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将正式迎来第一批新生入学,能否借力高校抢登产业创新人才生态体系“金字塔”,成为检验区科技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工作的首要命题。
金坛区科技局局长李冬英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与河海大学校地融合各类项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广泛征集我区各板块部门在专项调研、规划设计、基地共建等项目需求,丰富完善项目清单。同时结合常州“科技新长征”“创新合作圆桌会”等活动,将围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需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联系。
急速发力的“科创引擎”和极高的产业链性价比,让金坛成为新能源行业领域的天然沃土。而要让新兴技术落地更平稳,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金坛押注产业风口的核心逻辑。
目前,我区共拥有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21个,预计2023年培育微笑平台16家。重点培育蓝色彩虹金坛生物医药孵化器、上海交大产业孵化中心等10家微笑平台(科创型)、长荡湖农业建设总部中心等3家微笑平台(总部型)以及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等3家微笑平台(创意型),由区科技局负责牵头领航。
金坛区科技局局长李冬英介绍,今年,在微笑平台培育上,细化调整了考核方式,按照可序时可量化要求,制作季度考核和年底考核两套表——季度考核增加了平台形态提升和创新活动开展等内容,以季度推进确保年底考核实效。全年考评既综合考量各平台的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且重点关注板块推进微笑经济创新行动的动态进程和工作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