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元,公司开发的新产品——聚酰亚胺纤维中下游产品也拿到100多万元的订单。
江苏先诺是北京化工大学在常州撒下的一粒创新“种子”。10年间,这粒“种子”已长成“一棵树”。公司研制并建成了全球首套年产30吨和100吨规模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生产线,让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在常州,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680家。它们,是常州未来发展的“新势力”。
(一)
向实而行,向高而攀。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你招来了什么,而是你提供了什么。在常州这片沃土上,创新的种子正四处萌芽。
4年多前成立的宸光(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宸光科技”),始终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力,并把无机光学镀膜研发生产作为主攻方向。这种材料可用于电子与半导体、太阳能等领域。
成立当年,宸光科技便实现了“双响炮”,完成减反射镀膜液、高电阻陶瓷丝印油墨研发并投向市场。如今,宸光科技已拥有玻璃光学的全套解决镀膜方案,各类光学镀膜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国内众多一线玻璃企业的首选合作单位。今年一季度,宸光科技推出的新项目——高透、低酸、稳定、可靠的高质量光学镀膜,销售额已达6200万元。
“随着光学镀膜产业被定义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宸光科技要用自己的智慧让国产成为趋势、胜势。”公司总经理王晓亮说,宸光科技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无机光学材料的主流供应商、国际行业的领跑者。
大量像江苏先诺和宸光科技这样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常州这片天地茁壮成长,并已成为常州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净增高企765家,有效高企数达3680家,增幅全省第二,苏南第一;116家企业入选2022年江苏省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和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全市(潜在)独角兽企业累计达44家,瞪羚企业累计达671家。
(二)
“时与势”集聚的常州,正在科学识势、系统谋势、扎实蓄势、合力成势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寻找常州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是坚守实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其中,科技招商处在寻找“创新种子”的最前沿。
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领域国产化新锐力量。为了能引进这个项目,新北区科技局主动服务、因企施策,为最终落户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目前,企业已获得小米智造基金和险峰长青基金各700万元的首轮融资,第二轮融资已经在洽谈中。
近年来,新北区围绕招引创新主体、人才和载体平台三个方面,出台了招引奖励、基金引育等一类招引政策,建立“区镇联动、部门协作”科技招引模式。2022年,全区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107家,高企净增229家,净增数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00家,数量居全市前列。
武进区也有自己独特的“打法”。武进高新区完善了项目渠道拓展、项目论证研判、项目会商推进、团队学习提升等一整套科技项目招引全流程工作机制,聚焦园区“4+2+1”产业体系,专注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未来科技等方向的项目招引,着力完善产业链,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领域方向。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则围绕园区“一高三新+X”的产业定位,组建了招商八大局,设七大业务分局和科技招商分局,招商工作更专业、更精细、更精准。
3月24日,中湾智能项目落户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项目是金坛“基金招商”的创新实践成果,也是华罗庚高新区政企联动招商模式创新运用的硕果。去年,华罗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国有公司和投资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常州华科新智能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5亿元,助力园区项目招引。此次,新智能基金领投2000万元,推动中湾智能将总部、上市主体落户华罗庚高新区。此外,总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换电产业总部、总投资5000万元的钙钛矿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2022年,全市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强化项目招引,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拓展渠道资源、打造品牌服务,全年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638家。
(三)
区别于传统的土地招商、政策招商,科技招商导入的是精挑细选的优质“创新要素”,能够促进形成蓬勃向上的创新生态。
常州创新生态的“强磁场”,让一批创业团队倍感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温度。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创新政策“快享直达”新模式,“创新政策20条”在线速兑奖励超9.4亿元,支持企业近4200家次。
今年4月,优化迭代的《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2.0版发布,力度更大、举措更强、方式更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本硕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购房资助分别“大幅提标”约60%和20%,对从北京、上海、深圳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了“大胆破壁”,取消社保缴纳限制。
市科技局推出科创服务“优+”计划,包括领创护航“优沃”计划、科创资源“优享”计划和新锐创客“优选”计划,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此外,还定期举办科创训练营、“创新常州”公开课、青年科学家沙龙等活动,助力科技型企业家快速成长。
作为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落脚地”,常州各级各类孵化器的建设,在全省位于前列。在最新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中,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A类)、13家获评良好(B类),数量位列全省第三。7家孵化器入选2022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名单,全市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8家,新增数与总数均居全省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