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化“零”为“整”,是一个物理整合的过程。
一辆车,在常州国家高新区产生“化学反应”,推动着区域产业的自我革新、不断超越——2022年,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规模超过880亿元;今年1—2月,产业规模同比增长71.4%,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度超过30%,常州国家高新区首个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常州国家高新区“一辆车”全链起势。这辆车里,有传统制造业在新能源风口的突破,也有数字化造车的转型智慧,更有科技创新积淀的产才融合。
链式发展
站在位于龙江路和黄海路交界处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工地旁,只见重型卡车鱼贯而入,挖掘机、推土机舞动巨臂,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火热景象。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这辆车”带动了常州高新区整个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位于罗溪镇的比亚迪华东(常州)产业基地投产仅一年,就创造了280亿元的销售额。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开工仅两天,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瑞士埃莱普精密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九号科技新能源智能移动出行产品项目就接连签约落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常州高新区,2000多家企业握拳发力,形成了包括动力系统、汽车电子、内饰件、仪表盘、车灯、车轮、车座等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星宇车灯年销售超80亿元,领军国内车灯行业;诺贝丽斯、电装、蒂森克虏伯3家企业年销售均超30亿元,在车身轻量化和电喷系统、转向系统等领域独树一帜。
数智驱动
在北汽重卡商用车基地焊装车间里,机器人挥舞“手臂”,一个个焊接完成的零件进入总装生产线,经过40多个工位的操作后,完成装配的车身来到在线质量检测线,精度合不合格,从这里过一下就知道。
“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核心工艺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焊装车间就有104台机器人,全程不需要人工,每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车身。”北汽重卡制造副总裁魏本华说,这就是全国首个数字孪生智慧工厂的魅力。
以北汽重卡为代表的“这辆车”正乘着新能源浪潮推行造车数字化。车身精度达不达标,系统能全程实时监控,出现问题实时报警反馈。
以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为代表,常州高新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聚焦“数字驱动”,近年来为800多家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改造等全流程服务,加快企业“触网上云”步伐。目前,全区拥有省“星级上云”企业429家,其中2022年新增169家,累计数和五星级企业数位居全市第一;新排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132个,计划总投资59亿元。
人才驱动
随着全球首辆折叠式氢能自行车样车在常州永安行智能制造园下线,氢能自行车制氢、储氢的一系列难题也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被攻克——200毫升水就能驱动氢能自行车行驶40公里。
以永安行为代表的“这辆车”,筑强人才基础,增创发展优势。永安行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坚持以人才为核心,一体化推进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目前,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70人,建有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更大力度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更加重视新能源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引。”新北区科技局引智处负责人徐进介绍,今年,他们引进了一个加拿大籍的院士团队,针对储能电池开展研发,目前到了中试和产业化阶段。
围绕新能源之都建设,常州高新区聚焦重点企业,靠前提供“一企一策”人力资源服务。新北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刘伟介绍,春节过后中心迅速启动返岗复工行动,实现劳动者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精准对接,已为比亚迪等50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1.6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