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日期:2023-03-08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江苏科技系统将当好“开路先锋”、做好“助推引擎”、发挥“关键作用”,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强大动力。

部门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光辉:

立足全局谋创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全省科技系统将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大要求,重点实施科技自立自强“五大行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联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有效循环,在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实施基础研究强基行动。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2万项,居各省之首。下一阶段,我们将研究编制我省基础研究三年行动方案,支持顶尖科学家牵头实施10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探索与创新型领军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实施100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近年来,我省瞄准国家需求,立足江苏基础,集聚优势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呼吸机传感器芯片、高端DSP芯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今年,我们将集成优势力量组织实施8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突破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实施前沿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万家,较2017年增长2倍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较2017年提高6.2个百分点,纳米技术、超级计算、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未来网络通信、前沿新材料、量子科技、基因技术及细胞治疗等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组织编制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一批应用前景广阔的前沿技术攻关项目,布局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重大科技平台提升行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产业发展需要,我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在创新高原上竖起高峰。苏州实验室成为国家在江苏布局的大型综合研究基地,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EDA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平台落户江苏,我省首批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全部通过。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加快建设,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持续深化,已拥有专业研究所72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43家、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2万人,累计衍生孵化1200余家科技型企业,转化7000多项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下一步,我们将做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这篇大文章,深化“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机制,探索“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新模式,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和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启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地方实践

常州:

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构建“五位一体”创新生态链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政策,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告诉记者,2021年2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又专门成立创新委、创新办,统筹开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2022年,创新政策进入全面兑付期,全年共兑现政策18项,惠及企业超3100家,惠及人才超15600人,兑付资金超9.4亿元。常州市创新办率先探索创新政策“快享直达”,财政资金兑现流程从原先1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切实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

“为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动态优化原则,常州市创新政策2.0版将于近期发布。”蒋鹏举说,创新政策从集聚人才创新创业、突出企业主体创新、加快全域双招双引、布局创新平台载体、加大科技金融保障、强化院校创新策源、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等7个方面谋篇布局。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清洁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

——高标准建设双创孵育体系,形成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到科创综合体、人才综合体的全覆盖支持,围绕凝聚科技产业的浓度、拓展数字赋能的维度、推升人才团队的高度、夯实服务机构的密度等“六度”创新空间要求重点打造科创综合体、人才综合体,最高给予超300万元支持。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涵盖从高企培育入库、高企、潜在独角兽到独角兽的全链条支持,首次认定为独角兽企业的奖励200万元,并根据其地方贡献情况给予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政策叠加支持,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根据其研发费用增长额分档定额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重点支持高层次引才聚才,对年薪200万元以上且列入战略科学家名录的人才,按对地方贡献部分的100%给予奖励,最高50万元/年;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上持续加力。

通过进一步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常州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创基金+人才集聚”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链,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同时,在政策执行的便捷性方面持续进行优化,80%以上的政策“免申即享”,所有政策资金兑现均采用“快享直达”模式,让企业、人才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创新动力更足、创新活力更强。

一线故事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精雕细琢“磨”出国际领先

去年6月和12月,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相继投运了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和首个220kV柔性低频工程,成功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柔性低频输电技术体系,为大规模海上新能源并网送出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新的解决方案。

“要想在电力科研行业跑出‘加速度’,就要追求严谨、精雕细琢,以工匠精神‘磨’出国际领先核心技术。”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究院部门副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徐光福说,南瑞继保持续为国家电力能源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产品质量水平始终位居行业第一,实现从自主创新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到推动低碳转型,南瑞继保一直在努力。2011年,研发团队开始接触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当时微电网缺少公共电网的支撑,主要依赖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及储能联合供电,而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独立稳定运行控制面临巨大挑战。”徐光福回忆,电网安全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分布式光伏如何经济高效地接入电网,成为科研路上的“拦路虎”。

耗时近10年攻关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终于为分布式光伏项目降低60%的并网投资成本,并提出微电网“三层两网”多时间尺度控制系统架构,研制了有源配电网、微电网控制保护成套核心装备,这两项技术成果目前均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整体技术性能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曾在缺电缺水的环境下坚守开山岛32年,南瑞继保让这座“红色岛”用上“绿色电”,告别缺电缺水的历史。2018年,南瑞继保接到为开山岛微电网项目设计并研发成套控制系统的任务。团队日夜钻研,深入研究各场景供电特点,提出微电网多运行方式下的控制策略,最终完美实现控制系统全自动化运行。2019年6月18日,开山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微电网示范工程顺利投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南瑞继保始终秉持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研制多项科技产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此外,南瑞继保将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探索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目前,部分产品和技术成果出口日本、泰国、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解决了海岛及偏远地区长期无电、缺电的问题,为超百万当地居民提供清洁高效电能。

电力足,才能让经济动力足、民生底气足。随着配电网有源化、电力电子化,控制保护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徐光福表示,研究团队将继续依托沈国荣院士领衔的南瑞继保平台,将大电网控制保护成功经验向配电网延伸,构建“紧急控制、快速保护自愈、优化调控”有源配电网解决方案,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专家点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

发挥创新驱动核心支撑作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重组,主要国家都在谋求和巩固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更加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充分的主动权。能否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科技实力与创新环境趋近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转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开始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仍然面临着基础研究比重相对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严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和产业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障碍,这意味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依然艰难曲折。江苏应更好地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充分利用科教资源集聚、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核心动力。

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江苏要以当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更加全面地发挥创新驱动的核心支撑作用。加强以苏州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造产业园区创新核心区,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部署,促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培育壮大“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和联合研究中心,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在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上的自主可控,提升在创新链价值链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早日建成科技强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