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又一“万亿赛道”蓄势待发,常州领先全国提前卡位

发布日期:2023-02-13  来源:觅渡新语  浏览次数:  字号:〖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

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6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与当前相比,相当于40年翻4倍,发展前景巨大。其中工业需求占比最大,约占氢气总需求的60%;其次为交通需求,约占总需求的31%,主要用于商用车、重型卡车的氢燃料电池。

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的投资将激增到5000亿美元,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氢能发展刚刚起步,各类技术设备还在不断的完善改进中,制氢、储运等环节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2022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提出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以加快推动企业积极布局。其中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的保有量要达到约5万辆,这从政策层面给予氢能及氢能源汽车产业极大的支持。

在氢能源发展问题上,目前仍处于投入阶段,属于产业培育期。但是常州市高瞻远瞩,提前布局、超前谋划,加快全产业链布局,精心打造“常州氢湾”,在行业风口到来之时提前卡位。

一、“氢”装上阵!锂电、氢能两条腿走路,常州具备两大优势

今年春节,常州不是一般的冷。

降雨、大风、寒潮、冰冻,最低气温零下6度。非一般的冷,并没有挡住扑面而来的“热”——春节期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下出先手棋,以“两湖”突破暨常州氢湾启航为核心,赋能城市破圈升级。

常州氢湾位于“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启动区1000亩,将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即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

在春天进发,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常州大地充满希望。常州氢湾定下“三年目标”: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氢能示范应用广泛开展。

高瞻远瞩的规划布局,环环相扣的目标任务,加上常州原有的动力电池产业优势,让“常州氢湾”受到广泛关注。

如果说,常州的氢能产业是锂电的延续,那么在城市群的新能源下半场“团战”中,锂电跟氢能两条腿走路的常州,具备两大优势。

优势一:厚实的产业基础

产业持续升级的底气,是经济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深厚产业基础、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常州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5家,涵盖上中下游30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4%,居全国首位。仅配套能力而言,新能源产业的600多个小分类常州就占了500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投资布局位居全国前列,可以为创氢能源这类企业的加速成长提供丰沃土壤。

开阔视野、格局放大,上述的基础和优势支撑,包括技术水平、物流渠道、生产潜能、管理能力、产业配套,都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

优势二:政府决心和政策支持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选择新兴产业赛道,不仅需要城市决策者的前瞻远见,更需要面对不确定前景的勇气和担当。

氢能产业链复杂,理论上经济价值含量很大。目前,氢能发展以及全国氢能供销不对称等问题有待技术突破,但趋势是确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指出,未来10年将是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氢能实现全社会普及的可能性在叠加。

察势者名,趋势者智。开年至今,常州竞速新能源产业赛道,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快”:思路快、动作快、起势快。

新的一年,常州逐梦新能源之都。在1月28日“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明确推动常州“氢湾”建设,加大招引氢能装备制造项目力度,在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环节招引国内外优势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建设新能源之都,我们赢得了起跑卡位的第一棒,更要跑好下一程、领跑全赛程。”市委书记陈金虎指出,要领跑氢能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出台全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氢能源“制储运用”环节,加大项目招引,全力建好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国家氢能装备质检中心等高端平台。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的体量和肚量,让常州容不得“慢”、也“慢”不下来。

二、驾“氢”就熟!万亿赛道蓄势待发,常州氢湾启航

2023年是常州高质量高水平“GDP万亿之城”决胜之年,也是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开局之年。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见人见事见精神。

谋事早、动作快、定力足,把能谋划、能准备的事情一着不让地做起来,环环紧扣、并联推进,把发展节奏冲起来。这是外界对常州的期待,也是常州应该有的作为。

看上去不具备条件的事,创造条件也要干;别人先做的事情,要学得更快、干得更好。今天,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常州,摩拳擦掌,“氢”装上阵。

挺进新赛道、进入新蓝海。常州部分企业正积极转型,龙城精锻主动选择智电汽车和氢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已经成立氢能源汽车研发专班,成功开发了4个系列、20余种产品,填补了氢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国内空白。

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氢质子交换膜研发和生产,着力解决国内氢质子交换膜产品和制备技术“卡脖子”问题。

这样火热的场景令人振奋。

“两湖”潮涌,“氢”风四起 。沐浴东风,如何进一步助推氢能产业行稳致远?开展精准招商、加速资源集聚是关键。2022年以来,武进区面向2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氢电产业推介会。

对氢能源而言,要想实现发电系统的集成产业化,还需要与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互动。常州氢湾所在的武进区,正是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已初步形成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电池系统、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两湖”东风劲吹,带来春天气息;“新能源之都”拔地而起,打开城市新空间。春天的脚步,总是格外明快。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订单多起来,物流畅起来……江苏省特检院国家氢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联德电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8个氢能产业项目率先签约落户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3.15亿元。

春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从起势看走势,从开年看全年,常州全市上下,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

三、“氢”风徐来!抓风口、练内功,新能源之都拔地而起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通过产业链的创新、升级、重构,常州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崛起成为全国产业高地。

过去到现在,常州的发展,其实一直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从“经世致用”思潮下的近代工业发祥地,到引领乡镇经济的“苏南模式”发源地,再到如今剑指“新能源之都”,一脉相承立足制造业。

跨越百年蝶变,回眸非凡十年。

2012年,常州以“一核八园”为载体建设国家创新科技园区,明确“走出去、请进来、引资源、国际化”目标路径,由此,产学研合作为“常州制造”添薪增力,扬帆起航。

紧接着,2013年常州发展十大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配件产业落子布局。

沿着这条路径,常州开始了“滚雪球”式发展。

打开地图软件,在常州范围搜索“锂”,会密密麻麻出现各种锂电池公司,甚至锂享商业广场、锂享家快捷宾馆……

2016年,当时尚未显山露水的宁德时代,就在溧阳投资建设锂电池长三角基地项目,悄然拉开常州新能源产业“无中生有”的序幕。

随之而来的是,以锂电池为重要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也在常州完成了“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的过程。

截至目前,常州已培育和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超3400家,坐拥理想、比亚迪等四大整车生产企业。

走在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今天,脚步更加有力:“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发储送用’环节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走向光明宏大、气象万千的明天,信念格外坚定:“站在产业风口上眺望未来,我们精心绘制产业蓝图,打造新能源之都,就是要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抢抓机遇、抢抓风口,巩固先发优势、扩大领先优势、保持竞争优势,让新能源‘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理想成为现实。”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

2023年开春,常州加码氢能、抢滩氢经济,新蓝海充满想象。常州,也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以“小而美”的姿态出发,追寻“大而强”的未来。

乘势者行,扬势者成。一个“既有产业高原,又有创新高峰”的硬核常州,一个成型破圈的“新能源之都”,正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