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坛深度推进常金同城化,聚力产业发展、能级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支柱产业向“五新产业”全面升级,创新人才、资本、机构纷涌而至,形成聚合效应,科创“新”坐标不断上移,以创新力引领新赛道,用十年“创”出了一个“新”未来。
迈进新时代,“创新”成为金坛发展一个鲜明的特征, 十年来,金坛科创从“筑基”一步步垒成“高原”。
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区、未来科创城”,金坛坚决扛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重任,2022年以来共排定重点项目(工作)100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新时代鱼米之乡、长三角科创田园”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从“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金坛基地”到“华罗庚创新中心”,以科技赋能产业、以产业承载科创,金坛找到了创新发展的奋进之策。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由2011年的36家增长至2021年的275家,研发投入强度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7%增长至2021年的2.9%,产业创新发展母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
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这两只科创独角兽,彰显了金坛城市的创新活力、产业生态的风向标,夯实了金坛智造的“底气”。世界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河海大学校地企融合全面破题。
2021年,金坛获得专利授权5202件,同比增长61.85%;发明专利授权402件,同比增长179.17%;有效发明总数达1435件,同比增长31.53%。金坛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验收,并获批建设省动力电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十年来人才政策的不断优化,金坛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明显。在“金礼遇·才无忧”人才服务二十条出台后,我区对人才引进的关注度只增不减。
2021年,《金坛区“金礼遇·才无忧”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全年引进人才10669人,集中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各类人才享受补助超4亿元。
常州浩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卫国是金坛兑现首批人才服务20条奖励的高层次人才之一。2021年,浩蔚环保“高性能低成本汽柴油机尾气净化用颗粒捕捉器”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缪卫国博士获常州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思路一转天地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金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又一次思路转变。2021年,金坛加快校地融合进程——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江苏金坛基地再次获评五星级基地;与常州工学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出台与河海大学全面深化校地融合合作方案;6家企业分别与四川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等高校建立“科技副总”合作。
新时代常州对外开放窗口,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汇聚德语区企业超50家,成为江苏省又一德企聚集地;由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盟主”和“链主”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的创新联合体——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正扬帆远航;常州市金坛瑞凌焊接器材有限公司获国家专利优秀奖;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立项。
瞄准“微笑曲线”两端,金坛深入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和“微笑经济创新行动”,一批科技型、效益型、规模型、龙头型企业集群正在孕育中,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有望实现千亿突破。去年,金坛经开区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0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1.96亿元,工业实际投入121.69亿元,在省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位列第一方阵,并获评第二批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华罗庚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17.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8.72亿元,工业实际投入106.11亿元。
围绕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特色品牌,推进知识产权贯标、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金坛区累计发放各类知识产权奖励近400万元。去年4月起,金坛与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合作,累计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授权230余件,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今年,金坛的科创版图又一次刷新,布局构建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和华罗庚科学城为核心、产业园区为载体、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全面打造“华罗庚创新中心”产业科创体系,打响华罗庚科创品牌,“生态创新区、未来科创城”必将绽放出最美最强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