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常州新能源之都“动能密码”

发布日期:2022-11-09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常州向“新”而行,新能源整车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重大突破,培育和集聚产业链企业超3400家,拥有理想、比亚迪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整车产量占全省二分之一,形成了“发储送用”的产业闭环,新能源之都乘势而起。

“发储送用”全产业链闭环

潜心铺设、一举风起,常州渐成全球动力电池中心。全国前六大电池企业在常州布局的有3家,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随着城市竞争重回产业主赛道,常州制造业、实体经济发达的优势越来越呈现出产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产业韧性强的优势。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创新、科技创新,高规格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产业发展大会,先后出台“创新政策20条”“产业政策30条”等重磅政策措施,为新能源加速发展提供加速度、跑出推背感!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91.9%、108.9%、36.2%,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预计全年新能源领域产值超过4150亿元。

从新能源产业链条和应用场景看,常州形成了一条“发储送用”产业闭环。

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左右。以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顺风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布局风光水互补、能源互联网等领域。

储能。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5家,涵盖上中下游30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4%、居全国首位,已建和在建产能均位居全省首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其中两家为中国总部,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中创新航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输送。作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享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的称号,变压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拥有上上电缆、西电变压器、华朋集团、博瑞电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两家企业为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与输电工程提供关键核心设备。

应用。比亚迪爆款车型“豹”力全开,投资100亿元的二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签约,推动比亚迪供应链企业就近配套、降本增效,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理想汽车累计交付突破20万辆,L9交付首月破万,成为大型SUV销冠。

可以说,车轮上的常州,就是一个智能出行的产业生态圈。从两轮出行独角兽小牛、九号电动车到比亚迪、理想、北汽等新能源整车厂,集聚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8万辆,占全省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一半以上,预计年内产量将突破30辆大关。

“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

由星星充电生产的特快充电桩,8分钟可以支撑保时捷续航300公里;

常州蜂巢动力电池无钴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245Wh/kg;

天合光能荣获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是我国光伏技术领域首次获得该奖项,能源互联网项目走向全球。

中科院长三角物理所聚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水平,为我国抢占下一代先进储能技术主动权……

产业实现了聚变,动能实现了裂变,创新实现了质变,常州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充分激活新能源产业内生动力。

星星充电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和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新模式应用”两个国家级项目立项的充电桩生产企业,是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单位,日均充电量超1200万度,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成为亚洲新能源独角兽。

中创新航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IPO,成为动力电池港股第一股。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创新航把“创新”注入血液和基因,用极简制造、极限制造和智能制造能力助力常州打造全球动力电池中心,与生态伙伴一起,共创共赢!

近年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因为能够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风险、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解决里程焦虑问题,有望领跑动力电池赛道。拒绝了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待遇丰厚的邀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吴凡来到常州天目湖畔成立科学家工作室,主持了硫化物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发、下一代先进固态电池技术等11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围绕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储能技术的攻坚突破,打造“原始创新、技术培育、工程放大、产业孵化”全链条的高端产业创新平台。

深度推动核心技术攻关,联合攻关、“揭榜挂帅”,常州大力支持企业聚焦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光伏、输变电等产业企业承担省级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产业化项目10个,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突破。常州安靠智电以超高压电缆连接件国产化,使我国实现了超高压电缆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从电缆输电到气体绝缘GIL输电,实现了高电压大容量的地下输电,创新城市输电大动脉;从输电整体解决方案到智慧变电,缔造城市能源新心脏。央视《大国重器》评价为:GIL将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主动脉”。

“系统思维”夯实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

在新近正式出台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常州将立足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本地培育并重,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4000亿元。

从制造链看,一辆汽车,一共有3万多个零部件。在转向、车灯、汽车内饰等领域,常州形成了国内领先优势;从价值链看,新能源汽车之“新”,不仅在于新电能,更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智能终端。

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再到“优中做强”,常州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弯道超车、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中坚力量。新能源赛道雪厚坡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大幅上升空间,2025年全市新能源领域有望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到2025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及光热、智能电网等领域,重点打造1个5000亿元以上、2个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数字管理,送气上门,氢能出行全新亮相。常州永安行采用低压储氢和换氢技术,推出国内首款大规模量产氢能出行车。一辆车换氢时间仅为10秒钟。常州积极培育氢能产业,推动“氢湾”建设,通过聚焦制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化打造产业集群。到2026年,武进区将力争集聚氢能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家,实现相关产业产值200亿元,推动氢能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集成等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乘势者行,扬势者成。做强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绿色发展,常州正以系统思维,全力创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领跑、国际知名的新能源之都,为我国新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更多常州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