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制约科技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具有溧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科技创新优势。我市因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突出获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谋篇布局
推动“小科技”向“全面创新”转变
以“全面领导”激发“全面创新”为宗旨,我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相关分管市领导牵头负责,22个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市创新委员会,构建形成“党委抓总、上下联动、板块协同、典型带动”的“大创新”工作格局。
同时,不断在体制机制、科技政策、产业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围绕土地、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等问题,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我市先后出台了数十个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政策文件,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全国的创新型县市建设、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借鉴。
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企业绩效评价、精准扶持和差别化对待政策,以“小杠杆”撬动“大发展”。近3年来,全市科创领域共落实财政引导资金3.1亿元,盘活低效、闲置用地面积近1000亩,解决企业科技人才需求1.1万人次。在各经济板块绩效考核中提高了科技、人才等创新指标权重,实行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营造环境
促进“拼优惠”向“再造环境”跃升
依托溧阳高新区主阵地,瞄准营商服务痛点难点,大力开展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改革,探索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地位”的新型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企业投资便利化程度,工业项目审批常态化工作实现了‘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交易’2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施工许可’2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1220’改革目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率先探索区域评估制度,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改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改为申请前服务,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建设项目落地。
秉承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观点,着力打造人才“生态圈”,建成投用人才公寓30多万平方米,打造溧阳高新区创智园、邻里中心等10多个人才集聚式居住区和教育、医疗等15分钟生活圈,让人才“聚溧无忧”,先后集聚16位院士、20余位国家级重点人才、116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年均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余名,对接产业用工3万人以上。
集聚要素
铺设“科研强”到“产业集群”路径
在对接大院大所、重构产业结构、强化政策引领等方面持续提能增智做强平台支撑。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13家高端创新平台相继落户我市;CATL、时代上汽等一批百亿产业项目落地溧阳并汇聚起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建成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16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6家。我市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2021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榜单第12。同时,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步伐,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
全力当好科技“店小二”,全面落实国家财税政策、省科技政策40条、人才新政27条等政策措施落地,2021年全市科技减免税金额达9.21亿元,同比增长88%,兑现科技创新券920万元;辅导企业申报各级各类项目,促进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集成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搭建“链通溧阳”科技对接平台,推动产业龙头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等多链融合、强链补链、协同创新活动,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链式产业集群集聚、域内域外融合联动,探索富有溧阳特色的“协同创新”之路。
目前,我市已形成溧阳高新区、经开区、绿色铸造特色产业基地等创新密集区13个。下一步,我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攻坚重大优质项目,大力发展“2+2+X”产业集群,全力成为全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