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人才工作看常州|拴心留人 既“成就事业”也“安心生活”

发布日期:2022-08-02  来源:新华财经  浏览次数:  字号:〖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印发的《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第三批)》中,常州市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入选。

该清单指出,常州市围绕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如金坛区华罗庚高新区为解决园区内中航锂电、贝特瑞等企业员工住房问题,建设了荷香苑、梅香苑、清香苑、竹香苑等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项目,房源7000多套(间),可满足近3万人的居住需求。

如何招引人才、留用人才、成就人才,已然成为当下最热的城市发展议题。在满足物资保障的同时,精神保障也应成为各地留住人才的关键。不仅要有“给钱给物”的短期刺激,更要有长远眼光,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拴心”留人。

“提升留才‘温度’,塑造独具魅力、包容亲和的常州人才生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优化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推动各类平台载体由‘物理空间’向‘生态系统’提升。”常州市市长盛蕾说。

“资助+服务”激励人才成就事业。为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常州简化人才项目申报程序,对辖市区和职能部门推荐的人才项目实行备案制,并建立以贡献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人才扶持体系。如,在创业人才方面,对创业项目的资助分成两个层次:辖市区层面在领军人才创业企业入选“龙城英才计划”后,由所在辖市区财政给予100万元以上的创业资助资金;市级层面根据创业企业的税收、就业、阶段性成果等“综合贡献”,分别给予50-700万元不等的创业资助资金。

在创新人才方面,突出科技项目与人才项目协同发力,依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给予30-50万元资助。在高薪酬人才方面,对新引进的年薪30万元以上的人才,三年内以对地方贡献部分为上限进行分类分档奖励,每人奖励总额累计最高100万元。

给予大力度奖励的同时,常州不断优化人才综合服务,推动人才生态提档升级。创新设置常州人才政策一码通,开辟扫码推送等现代化推介手段;组建龙城英才科创苗圃投资基金支持上市后备人才企业,引导优秀人才企业抢抓资本市场机遇,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双创平台+金融助力+知识产权”创新生态链;建设龙城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

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生活安居。住房、就医、子女就学是大部分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近两年,常州在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同时,重点做优人才生活安居服务,从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多维度着力,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推动常州成为人才心中的“首选项”。

人才公寓是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目前,常州已建成人才公寓3万余套,包括面向国际化人才的西太湖人才社区、主打青年友好的“拾壹梧桐”人才社区、面向蓝领人才的东方·青年人才社区。“生活居住”双资助、“三年免费入住”成为常州聚才爱才的闪亮名片。

在常州科教城,随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高层次人才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日趋迫切。2021年,科教城管委会与武进区教育局、常州外国语学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常州市机关幼儿园进行合作签约,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保障科教城高层次人才子女和周边居民适龄儿童“在家门口能够就近入学”的愿望变为现实。致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高品质创新生态,常州科教城还在幼儿托育服务机构、智慧园区等领域持续发力。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