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吸引近3000人报名。近日,常州市金坛区百名紧缺专业人才选聘不仅吸引了国内诸多“双一流”高校学子,还有许多世界排名前100位知名大学留学归国科研人员。经过面试、评审等环节,8名海归人才被确认为拟聘用人选。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1950年,科学家华罗庚在留美归国途中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金坛是华罗庚的家乡,“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甘为人梯、家国情怀”的华罗庚精神深深融入城市血脉。
金坛打造“科创田园”,为海归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空间。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华罗庚是金坛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和人文标识。在大力实施常州“532”发展战略、奋进“两湖”创新区主战场的过程中,金坛不仅需要林立的高楼、繁华的商业、完善的设施,更需要“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把“新时代鱼米之乡,长三角科创田园”从愿景变成实景。
厚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沃土。今年1月,金坛区推出升级版“金礼遇·才无忧”人才新政。其中,对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综合支持;对入选国家创新创业重大人才项目的人才,最高配套奖励200万元。目前,金坛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4.4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6000人。
“高科技型企业创业过程很慢,要沉得下心。”在美国工作、生活20多年后,45岁的缪卫国放弃高管职务毅然回国。2018年,他在家乡金坛创办常州浩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公司“高性能低成本汽柴油机尾气净化用颗粒捕捉器”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成功装配出全球第一条立式自动化生产线。
80后海归耿春霞,回到家乡接过父亲一手创办的金坛古籍印刷厂,守护小众工艺。走进厂里的陈列室,仿佛来到“古代图书馆”,各类古籍琳琅满目。耿春霞接手公司后,金坛古籍印刷厂在一年内连获3次美国印刷最高奖项——班尼奖。“我们是全国唯一凭借宣纸彩色印刷技术获得世界印刷界最高奖项的。”耿春霞说。
从城市到乡村,海归人才的创业足迹遍布这片热土。2011年,德国海归姜方俊在仙姑村流转1500亩土地,创办常州首个数字化有机农场“一号农场”,当起“高科技农夫”。
IT专业出身的姜方俊用高新技术解决菜“怎么种”,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农产品“怎么卖”。在沙拉蔬菜及鲜切菜净化工厂生产线上,一棵菜的附加值翻倍。凭借全产业链控制和保鲜、检测等专利技术,“一号农场”成为星巴克、盒马鲜生等品控严苛的连锁巨头、大型商超的稳定供应商。“预计今年公司销售额可达2亿元,同比增长40%。”
一个农场带富一方百姓。“一号农场”提供200个以上生产型、技术型、服务型劳动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村民年收入可增加2万-3万元。姜方俊还把农场大棚承包给村民,提供种子、技术以及专家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打破过去‘一亩三分地’的限制,借助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现代农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