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作为学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创新策源地,要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全面提升科研原创能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上闯关夺隘,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深化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当前,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加速渗透融合,对现有产业体系带来颠覆性变革,跨界融合成为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方向;知识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相互链接,高校、院所、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多主体深度融合,协同互动成为创新平台主体参与的新方式;数据成为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数字赋能成为创新平台提质增效的新路径。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发挥高校、企业各自优势,聚焦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建设创新联合体。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依托常州大学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多元热流体开发技术及钻完井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联合创新中心,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使之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产品池”“技术源”“人才库”。推进重大科技攻关。聚焦中石油业务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技术难题,瞄准增储上产、炼化转型、安全发展、绿色低碳等重大需求,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攻坚克难、集智攻关,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联合体落户江苏,有利于发挥中石油的石化产业“链主”作用,放大创新策源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畅通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让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必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立足办学定位、面向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打造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常州大学将学科优势与当地制造业优势结合,与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新型研发机构培养产业创新人才”揭榜挂帅任务,深化教学改革。聚焦产业集群培养紧缺技能人才。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江苏正在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物联网、高端装备、智能电网、工程机械、节能环保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常州大学联合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共建大数据学院,培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专业人才,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紧盯科技前沿、市场需求,以多学科交叉课程学习、“学术+实践”双轮驱动、多方协同培养为路径,全方位打造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实训平台、实训基地,开展技术转移领域研究生培养,培养更多懂技术、懂经营、懂金融、懂市场、懂管理的优秀人才,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汇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强化高质量制度供给。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燃新引擎的点火系。高校要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健全科研管理服务机制。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围绕科研经费预算、经费使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和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地方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研业绩分计算等事项,完善分类评价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突出市场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科研环境。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制度约束和教育引导并重,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聚焦主业、守正创新,在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办公室,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本文为2020年度江苏高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无纸化背景下科研项目诚信管理机制研究”〈20KJB63000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