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湖而行,钟楼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来自哪里?临湖发展,继续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如何破题?区位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拿什么作为主引擎?
钟楼区给出的答案是:以钟楼高新园(邹区镇)为主要承载,系统推进规划研究、空间整理、交通布局、项目建设、环境载体、融合发展“六个先行”,为全面起势奠基聚能。
“融入‘两湖’大发展、建设融合创新区,是钟楼的使命更是机遇。”钟楼区委书记沈东表示,向湖而生正当其时,钟楼将立足“融合创新区”功能定位,全面践行“532”发展战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按下空间重塑、系统再造的“快进键”。
打造“两湖”绿色集约样板园
在新能源汽车的“绿牌”上有两条看似简简单单的线,使用的却是一种黑科技——微纳米材料。这种防伪波浪线,连同全国21个省市的机动车车牌所用反光膜均出自钟楼区高新园企业——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华日升副总经理朱昊枢说,企业紧盯新能源赛道,拿下新能源机动车号牌用反光膜业务,将专利技术“光场3D打印的立体双螺旋线”用于新能源车号牌的防伪;同时优化亚克力面膜层等生产工艺,使新产品的反光和警示效果远高于国标。此外,华日升还进一步研发微棱镜产品,不仅减少了70%的化工原料,还使工序少了三分之一,更符合“双碳”目标。
“绿色”是发展的基因,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钟楼区委、区政府在制定钟楼高新园产业规划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明确高新园要围绕新型膜材料、新光源和智能装备制造,打造专属高新园的“绿色”主导产业。
如今,拥湖发展,高新园更加突出绿色生态,全面依托既有水系、基本农田等自然基底,沿扁担河、岳溪河和苏锡常城际基本农田带打造三大生态廊道;沿腾龙路、振中路打造“生态科创—复合功能”十字发展轴,形成田园栖居创新空间。更加突出品质集约,编制钟楼高新园规划建设创新导则,保障用地、建设、管理的集约高效,保障立面、绿化、景观的相得益彰,匠心雕琢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更加突出探索创新,推进M0用地创新实践,探索混合用地和高标准厂房分割转让路径,以生态绿篱、自然水系构建无边界产业园区,布点功能完善的工业邻里中心,打造现代园区产城融合的新范式。
钟楼区委常委、邹区镇党委书记、钟楼高新园管理办公室主任万建新表示,高新园将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碧水蓝天产生巨大效益,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模式创新,为美丽钟楼打造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打造“两湖”特色产业增长极
“智能化+数字化”。科达斯特恩智慧工厂项目正在抢紧张施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艺,生产轻量化高端品质汽车内饰件。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轻量化高端品质汽车内饰件百万套、大型高精密模具100套的生产能力,预计年新增产值15亿元,税收4000万元。
智能装备制造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发动机”。根据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高新园优先发展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算法等关键部件和技术,鼓励和支持杰特塑业、金拓标牌等一批企业迈上新能源汽车发展快车道,加快转型;与此同时,瞄准智能终端,导入一批智能家居等行业企业,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干出一番业绩。
钟楼高新园历来是物流重镇,在智慧物流上将以京东“亚洲一号”项目为旗舰,打造国家商贸型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枢纽经济新高地。加快建设京东智能电商产业园,盘活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挖掘人、车、货、场发展价值,构建以物流为基础,结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探索园区产业公共仓建设,打造长三角领先的智能一体化供应链产业基地。
邹区镇镇长陆伟表示,钟楼高新园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把产业强链作为主攻方向,将区域产业发展放在“两湖”创新大格局中谋划考量,积极推动“两新两智”主导产业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借力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膜材料产业高地、新光源产业特色基地、“专精特新”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及智慧物流骨干基地。
打造“两湖”融合发展示范区
5月28日,88路公交车从钟楼西林首发,经邹区直达金坛,不仅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实现了无缝换乘,而且为邹区进一步融入主城、融入“两湖”创造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五月的杏塘,白墙黛瓦,莺飞草长。走进“殷杏泰美丽乡村一期”集中居住区杏塘村示范区,记者看到,居民傍河而居,环村水塘碧波荡漾,一栋栋崭新的别墅坐落在邹区镇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让“住的人幸福自豪、看的人羡慕向往”。目前,钟楼正强化城乡发展统筹度,打造“两湖”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漫步殷村,“宜学、宜业、宜游、宜居”的殷村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钟楼围绕产教融合,以殷村职教小镇为主体,有机融入全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属地院校提升发展,加大高水平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力度,构建服务“两湖”、辐射长三角的高技能人才基地。
围绕“两湖”创新区建设,钟楼积极引进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招引更多乡村振兴所需的专业人才,打造农村生产集约高效、农居生活特色传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特色样板。
目前,钟楼正有序调整杏塘、泰村片区建设用地与农田布局,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区,高品质实施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治理工程,为全域推进做好示范。围绕产城融合,钟楼积极推动宅基地审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依托乡村肌理、深挖文化底蕴,招引布局现代稻业、智慧渔业、研学基地及文旅综合项目,促进高新园区与美丽乡村有机联动,着力彰显田野都市的风貌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