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常州2500亿发力两湖创新区 苏锡常联手构建江苏环太湖科创湾

发布日期:2022-05-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  字号:〖

“科教城”一度是常州突破经典苏南模式的关键抓手,现在,对整个城市的科创,常州又有了新的战略部署。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试图重塑区域格局 ,提升城市能级。

(常州位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交汇处。图片由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在长三角区域,常州本就处于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大都市圈的交汇处。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涉及铁路、公路、跨江(长江)等数个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建成使用,使得常州成为了贯穿长三角腹地的南北纵轴和牵引长江经济带的东西横轴的交汇点。从地理格局上看,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州“两湖”创新区成为了独一无二、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所谓“两湖”,即滆湖、长荡湖——这两大苏南地区知名度较高湖泊。其中,滆湖又叫西太湖,是苏锡常城市群中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

常州“两湖”创新区规划面积约1485平方公里,位于滆湖与长荡湖之间,跨金坛区、武进区、钟楼区和溧阳市等多个行政区,靠近常州主城核心区,建设范围大,生态基底强,开发强度弱,城乡风貌共存,是常州加快打造长三角交通中轴的枢纽先导区、创新中轴的核心承载地、产业中轴的成长驱动极、生态中轴的引领示范区、文旅中轴的特色样板区的重要示范和先行引导区。

(常州两湖创新区结构图。图片由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两湖”创新区已是带动常州城市整体的动能转换和长远发展的发力点。对此,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推进大会上指出,这是城市区域发展格局的一次重塑。

长期以来,常州的城镇空间发展重点偏向上海方向的市域东部。但从地图上看,“两湖”创新区在常州较偏向西南。

对此,“两湖”创新区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李满春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正在进入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新阶段,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大幅提升,区域中心体系从一极主导走向一超多极。因此,为适应未来长三角均衡化、多中心、网络化的新格局,常州市域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需要向西向南作出调整,强化多向的空间联动。

“两湖地区正处在常州主城的门户区位,生态资源优越,发展基础完善,战略地位突显。”李满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构建两湖创新区,则是常州市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李满春指出,从产业看,常州则面临着“大的产业不新、新的产业不大”等问题,亟需培育新的产业“赛道”。而两湖地区规划建设中德中心、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等,是创新沃土,是常州最有条件培育产业新“赛道”的区域。所以,“两湖”创新区的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塑造常州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图纸上给出的“两湖”创新区规划面积达到近1500平方公里,但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涉及滆湖北岸及周边相邻区域,面积仅约56平方公里。陈金虎指出,要注入“绿色低碳”的发展基因,推动蓝绿空间占比达70%以上,打造长三角“生态样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常州已在2021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以两湖作为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成为了江苏唯一获批项目,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管控体系。

进入“十四五”,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是苏南地区在转型期面临的共同题目。当前,苏州提出了建设太湖科学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策源地;无锡则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引领环太湖世界级湖区建设。

“围绕太湖,常州在西、无锡在北、苏州在东,这样一来,整个江苏就完成了环太湖科创湾的布局。”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何雨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苏锡常强化协同创新战略,太湖科创湾则以环湖的立体体系将苏锡常、上海、浙江进行了串联,促进了“环太湖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发展。

2021年,常州实现经济总量8807亿元。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表示,已对“两湖”创新区近期的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总投资3亿以上的建设项目共有118个,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