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实施“创新之核”升级工程 服务全市产业创新发展

常州科教城“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2-03-14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号:〖

江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3月10日上午,常州科教城“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展示成果、激励先进,鼓劲加压、激发斗志。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出席会议并强调,未来五年,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也聚于科教城,园区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全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推动科教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市“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奋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一参加活动。

今年,科教城将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日。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市委、市政府又赋予科教城实施“创新之核”升级工程新的目标任务。乔俊杰强调,要始终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未来产业,培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四大经济,为常州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主战场注入强劲动能。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用好各方面科技人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创新真正成为科教城名副其实的“最硬核力量”“最鲜明标识”。要重点建设“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产业培育、高职教育”六个新高地,着力将科教城打造成为“国际合作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科技服务核心区、未来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

乔俊杰要求,科教城上下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聚焦重点领域,抓好关键举措,加快动能转换,在全市发展大局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产业强要强在创新的赋能赋力上。要坚持创新与制造业“两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要培强创新主体,培育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股改企业、上市企业等5个群落,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众多的优质中小创新型企业为配套,深化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做大创新平台,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持续新建一批公共研发平台,积极担负起“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的建设任务,全力构建常州创新“策源地”。要集聚创新人才,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队伍,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着力培育一批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和制造“匠才”。

产业强要强在链条的集群集聚上。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实行“链长制”,重点攻坚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链,持续补链、延链、建链、强链。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突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生产绿色化”三大改造方向,持续掀起企业“智改数转”浪潮,推动制造业向高品质、高价值跃升。要加快促进“两业”融合,擦亮园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招牌,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产业强要强在企业的做大做精上。要主攻行业龙头、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遴选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型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产业链条整合力、产业生态主导力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要主攻专精特新、培育出类拔萃的强企业,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专注一项产品、一个技术、一个部件,加快突破高端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研发高端产品,打造更多的冠军企业。要主攻企业上市、培育跨越发展的好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资本”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壮大资本市场的“科教城板块”。

产业强要强在项目的快推快进上。要精准发力“引”项目,围绕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链的延伸引进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努力在总量上求突破、在质量上求提升、在结构上求优化。要建立健全一个园区领导挂钩一所高校、一个研发机构、一家企业的工作机制,做到全流程跟踪服务。要提高效率“建”项目,按照“信息项目—在谈项目—意向项目—签约项目—报批项目—开工项目—竣工项目”的阶段转化要求,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要狠抓要素“保”项目,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体系。

产业强要强在服务的高质高效上。为企服务要“零距离”,加快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政策落实要“零时差”,职能部门要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以“真金白银”助推企业专注前行、再攀新高。审批效率要“零延误”,拓展“公共服务中心”业务范围,简化入园审批程序,优化提速审批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推进“不见面”审批,为园区单位和人才提供“店小二”“保姆式”全程代办,最大限度缩短办理期限,护航产业发展。

会上,常州大学、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交流发言。

会议还表彰了2021年度园区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