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旅融合巩固突破
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溧阳市8日召开“文旅融合巩固突破年”动员大会,以文旅融合的巩固突破开辟绿色现代化新境界。
“有志气创新、有底气突破、有勇气斗争”的持续奋斗,是溧阳旅游发展中凝聚的智慧与经验。旅游开发30年来,溧阳经济总量增长超100倍,财政收入增长超110倍,居民储蓄存款增长200多倍,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5位。
赓续生态创新之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群众共同富裕。溧阳明确提出,要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为苏南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绿色崛起的县域样板,让老百姓在绿色现代化中更多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自豪。
今年,溧阳将持续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产业引才、平台聚才、事业留才,做好人才公寓、医疗教育、“溧阳人才卡”等配套服务。着力创优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实体经济。瞄准“智改数转”主方向,抢占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聚焦打造“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特别要围绕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新型纺织、智能电网等产业集群,大力掀起“链主”招商热潮。
天宁: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
常报全媒体讯(罗翔 董逸) 8日上午,天宁区召开“新春第一会”,要求围绕产业强区,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
今年,天宁将鼓励引导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巩固金融商务、健康养老、文旅休闲等产业先发优势,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等“五型”经济,提档现代服务业。
同时,更大力度推动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优质项目倾斜。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规划启动常州数字经济集聚区一期建设,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前沿产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新型显示、封装测试等高端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大型平台输出服务,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才富天宁”计划升级版同时实施,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区各级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建立“首违不罚”“容错纠错”等机制,“一企一策”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拳头产品,打造10家以上具有产业链条整合力、产业生态主导力的头部企业。
钟楼区:高起点建设四大功能区
常报全媒体讯(王淑君 薛暮嵘) 8日上午,钟楼区迎来新春“第一会”,全面对接“532”发展战略,强产业、抓项目,高起点建设四大功能区,推动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坚实起步。
新的一年,钟楼区将着力打造老城复兴样板区、数字经济先导区、“两湖”创新先行区、乡村振兴实验区,把最好的资源要素配置到最需要的领域、最有前景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钟楼将加快完善数字产业发展机制和生态,高站位部署建设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全市数字经济的核心承载和产业地标;通过闲置土地新建一批、低效用地改造一批、退二优二提升一批,实现智造载体的“零地增长”和发展动能的有机转换;积极推进运河两岸环境建设和工业遗存改造,引进实施一批现代城市产业项目。
“两湖”创新先行区建设中,钟楼将加快实施南环线等重要道路及东方大道、腾达路等关键通道建设,强化区位质变之势;利用既有生态资源,在腾龙路西侧打造形态高端、业态高新的敞开式科技生态园区,建设功能完善的工业邻里中心,全力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
常州经开区:建设工业智造强区
常报全媒体讯(刘懿) 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常州经开区9日发出“动员令”,全力推进五大攻坚,推动产业大发展,为早日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勇当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军积蓄强大动能。
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今年是经开区“勇当先行突破年”,围绕产业发展,将重点从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更新、产业科技创新、项目招引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五个方面发起攻坚、奋力突破。
在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培育方面,经开区力争用3年时间壮大育强800亿元先进交通装备产业集群、800亿元功能新材料产业集群、400亿元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和300亿元智能电机产业集群。以“智改数转”赋能转型,确保3年内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不少于200个,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培育100家星级上云企业。
加快园区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镇村工业集中区更新改造省级试点,确保3年整治提升低效工业园5000亩以上。突出“一园一特色”,聚力打造光电材料产业园、智能电机产业园、绿色涂料集聚区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生物医疗器械等一批高品质、高能级的主题园区,让园区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小升规”企业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