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围绕各级双创载体建设目标,加大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的培育力度,集成共享科技资源,不断形成引领产业创新的科技创业平台体系。全力推进联东U谷、武智工研汇等载体建设,以及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规划工作;加快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平台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依托大学科技园背后丰富的高校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发挥平台在园区全面创新中的作用,平台瞄准自身产业定位,打造专业产业孵化平台。全年目标力争实现建设省级以上创业载体3家,新建镇域特色产业孵化器8家,新引进高水平孵化机构6个,新增孵化载体面积20万平方米。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
一是加强现有载体建设质量提升。加强调研与培训指导,促进全区现有存量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业载体建设量质并举,提升创业载体“招企业、引项目、育人才、强服务”能力。加强创业服务功能建设,强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创业载体集聚企业、项目、人才等创新创业资源的能力,重点提升载体内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完善出台《武进区镇域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武进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加大双创载体建设指导和扶持力度。
二是开展镇域特色产业孵化器建设。立足本地创新力量与产业资源,鼓励各镇与武高新、西太湖产业园、中以园、绿建区的挂钩合作,实现空间拓展、协作共赢。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创投机构等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引入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机构,配套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各镇特色产业打造双创载体,精准补链强链延链,促进各镇特色产业能级跃升,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出台《武进区镇域特色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落实载体建设计划,实现区内镇域双创载体建设全覆盖,初步形成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新布局,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做好众创集聚区建设提升。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主攻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遴选有明确的主导产业方向的众创集聚区,加快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区域特色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重点打造常州石墨烯众创社区、常州科教城人工智能制造众创社区2个版块建设众创集聚区,加速实现产业裂变和产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全力发挥平台载体的系统集成性、公共服务性、共建共享性,打造两湖创新区“双创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