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博士后卞维柏正专注进行材料分子测试。他所在的博士后工作站,是常州国家高新区最早获批的国家级分站。进站3年来,卞博士先后完成了2项重大课题研究。
“当前,常州正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博士后工作站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高质量载体。”新北区人社局副局长黄震说,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常州高新区各类产业“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尤其是2021年以来,成绩斐然。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0家博士后工作站,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9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5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累计招收博士后81人。2021年至今,全区办理博士后进站12人,同比增长71%,进站人数位列各辖市区之首;5名博士后成功入选江苏省科研资助计划,A类项目入选数量居各辖市区之首。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新区聚力打造涵盖政策支持、平台支撑、引育并重、服务配套的“四位一体”产业人才生态圈。
卞博士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和化学专业,之后直接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他牵头的2个项目,主要针对化工废料中分子材料如何进行有效吸附展开。“企业为我们的研发工作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和硬件条件,对生活方面也给予了最大保障。”
据介绍,因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高新区引入高校导师60人次,培养企业骨干队伍1250人次,博士后工作站“人才磁场”效应彰显。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之所以于1999年落户高新区,董事长郜九宏说,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优势。自2004年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开设多个课题,先后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了14名博士后,已出站7名,目前在站7名,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项目,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
常州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共生。
“我们的研发投入每年都有数千万元,并逐年递增。2021年研发投入达4100万元。通过项目人才孵化,将高层次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持续增量’。”郜九宏说。
在常州华科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由博士后工作站主导的多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2019年底,由在站博士赵银主导研发的光伏背板用强化复合胶实现量产,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年产能达5000吨,年销量达700吨,年产值约3000万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
在站博士后蒋红娟主导的“大型海上风电机机舱罩用高性能树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通过一年技术攻关,突破了技术瓶颈,现已通过上海电气、GE等海上风电项目的产品认证,被批量化推广。同时还有2个项目在研发阶段。“这些项目将实现海上发电,同时降低市场成本。”蒋红娟说。
既能“引凤来栖”,又能让高端人才“振翅高飞”,高新区正以“十大人才工程”推进专班方案为引领,全力做好“高精尖”人才的引、育、留工作。
2021年以来,高新区积极承办“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组织优秀设站企业赴上海、大连等4所高校开展博士后需求对接,并在全国21所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为打造长三角创新“强磁场”提供智力支撑。
下一步,高新区将坚持博士后建站市级、省级、国家级“阶梯式”培育模式,持续打造“高新”博士后品牌;持续实施“百校千企万名英才集聚工程”,深化与博士后设站企业关联度较高的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和“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