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精彩开篇。
今年,武进荣获2021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三张榜单全国第一,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六,连续8年登上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0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2亿元,增长10.8%;实际使用外资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关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产业兴旺彰显实力
这一年,武进迎风击浪、克难而进,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新跨越。预计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超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超12%。其中,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智电汽车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创成市级“三新”经济示范企业2家,总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新增写字楼超10万平方米。全年争取上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超5000万元,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现代农业亮点纷呈,1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全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保持在96%以上。
项目攻坚突破,发展后劲更充足。长海高性能玻纤、恒立高性能电动缸、汇川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太阳诱电、移远通信等76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5亿元。
金融活水涌流,发展环境更优越。龙城金谷(南区)集聚各类金融机构468家、注册资本348亿元。全国县区首个上市公司指数“中证武进发展指数”成功发布,总规模50亿元的国经创投基金正式启动。全区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42家,总量蝉联全市第一。
改革创新注入活力
这一年,武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关键一招,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武进国家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上升至第38位,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启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全国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考评中排名第一,石墨烯小镇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秀特色小镇。绿建区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创新平台能级跃升。中以常州创新园集聚企业155家,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全国领先,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以创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40个“高科技、国际化、犹太+”科技型项目成功落户园区。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5家,新认定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27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1件,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上榜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恒立液压获得省企业技术创新奖,4家企业被评为省百强创新型企业。“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人才工作品牌进一步打响,人才公寓竣工9700余套,新增入选省双创人才20名、双创团队1个,高技能人才总数突破11万人。
改革红利深度释放。颁发全国首张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电子批准书,武进入选第四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湟里镇为全市“三整合”改革打造了新样板。
城乡融合焕发魅力
这一年,武进披荆斩棘、笃行不怠,坚持统筹协调,注重生态优先,突出互动融合,城乡面貌展现新风采。武宜路、花园街等13条精品街道焕然一新,中凉、福康宁等12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3000余户居民。372万平方米征迁工作有序完成,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超7000亩。
乡村振兴更有韵味。5个农民自建区开工建设,12个省级绿美村庄通过验收,武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荣获全省第一等次。
生态环境更有颜值。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5.8%,国省考断面中优Ⅲ类水质断面占比78.9%,我区连续14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碧水蓝天绿地逐渐成为武进新常态。
幸福宜居激发潜力
这一年,武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筑实筑牢,获得感成色更足。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3万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七连增”。武进成为全市长期护理保险唯一试点,全年下发慈善救助资金、社会公益事业补助资金6547万元。
公共服务提标提质,幸福感更可持续。10大类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全年预计增加学位超8000个。创新开展积分入学工作,严格落实“双减”工作,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武进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武进四院创成江苏省社区医院,4家卫生院创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全区养老床位总量达7269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32.9万人次。武进第二图书馆投入运行,“秋白书苑”建成7家。
社会治理更深更实,安全感更有保障。成功打造“一牌一点”、政务服务“一企来”等网格治理品牌。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3.9%、23.3%,我区通过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现场评议。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省市区党代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
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这一年,武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全年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近2000次、交流研讨近3400次、集中学习超8200次。全区172个重点项目、339件惠民实事、45件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领办项目全部完成。
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高质量完成区委、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有序推进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健全“一核四域”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深化“红盟矩阵”建设,累计建成各类红盟40余家,在全市率先发布党建联盟建设“十条标准”,进一步打响武进党建工作品牌。
大战大考展现合力
这一年,武进迅速响应、果断决策,抢抓突发疫情的黄金处置期,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组织领导有力有序,创造了“武进速度”,33个小时阻断社区传播链,有效控制住疫情蔓延。管控措施落细落实,体现了“武进力度”,严格做好封控区、管控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的管理,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全面压实,真正做到“平转急”高效精准,“急转平”科学有序。干群携手同心同德,传递了“武进温度”,累计组织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机关干部和各类志愿者3.85万人次下沉防疫一线,全力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群众所盼、第一时间落实群众所想,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