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十年蓄势、创新起势——“烯”时代,“东方碳谷”再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1-12-30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石墨烯,新材料之王,各国争相竞逐的产业新赛道。

2011年,当石墨烯头顶“材料工业革命性突破”的光环初露头角时,常州就先人一步,开建产业园,走上石墨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之路。十年向新,如今,“世界石墨烯看中国、中国石墨烯看常州”已成行业共识。

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当前,常州正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聚力在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平台是题中之义。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乔俊杰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率先发展优势,全力推动,把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产业打造成为“两湖”创新区的先导产业和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地标产业,为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更多常州力量、武进力量。

先人一步,勇闯创新“无人区”

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正式揭晓,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在全国决赛中胜出,顺利跻身“国家队”,是常州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一竞赛历时两年,代表着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旨在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冲击各领域“世界冠军”。入围企业既要能体现产业的先进性、又要具备集群特征,更要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由常州市和武进区出资5000万元,于2011年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立。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同步启动建设。

10年间,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智慧核”,“东方碳谷”悄然崛起。截至目前,常州石墨烯产业已汇聚40多个团队、160多家企业,年产值约40亿元,形成了涵盖石墨烯装备、材料制备、新能源、复合材料、热管理等领域的产业布局,集聚水平领跑全国。

“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石墨烯为何物时,常州勇闯创新‘无人区’,走出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独特路径。”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冯冠平说,正是常州市、区两级政府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通过政府天使资金、产业研究院、创业团队孵化、园区建设等“创新组合拳”,使常州的石墨烯产业站在了全球创新的同一起跑线上。

持续领跑,首创成果遥遥领先

12月1日,国家标准GB/T40066-2021《纳米技术氧化石墨烯厚度测量原子力显微镜法》正式实施。该标准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主导起草,是我国石墨烯领域首批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之一,为国内外氧化石墨烯产品指标提供了检测依据。

不仅仅是标准研制。作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起步最早、产业链布局最全的城市,十年来,常州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和孵化力度,逐步构建起以行业领先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为核心的石墨烯创新企业矩阵,在原材料和下游应用领域积极开拓,创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

常州富烯研制的智能电子产品用石墨烯散热膜实现产业化,成功应用华为手机,并获华为哈勃投资,引起行业轰动;常州碳索研制的石墨烯粉末涂料成功进入中国铁路,成为全国唯一的铁路用石墨烯粉末涂料供应商;常州杉元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小批量提供比亚迪使用,并在常州规模量产,开启石墨烯改性电池新篇章;石墨烯高端光栅、石墨烯发泡EPS、石墨烯改性纤维、石墨烯屏蔽料、石墨烯发热系列产品等应用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常州现已形成原创性石墨烯产品150余种,14项全球首创成果,包括全球首款手机石墨烯散热膜、全球首款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全国首个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部科技服务行业试点单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30多项省级部门以上荣誉,让常州石墨烯产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机制创新,走出全周期培育之路

十年来,常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和人才为主体,持续投入,激活创新创业内生动力,培育出业界领先的石墨烯产业生产和集群。

去年11月底,常州石墨烯小镇研发社区项目开工,该项目用地约17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碳纳米管及石墨烯材料研发总部、以石墨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建筑研发总部、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总部、面向碳材料服务的孵化器,以及面向高端人才开放的休闲公园。

该项目为常州石墨烯行业注入又一股新鲜血液。

在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石墨烯领域创新、“十四五”规划“点名”培育石墨烯等高端新材料集群的背景下,常州连续出台多项文件,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联动支持,为石墨烯产业发展增添更强动能。

从创业者最需要的设备、资金、服务等出发,常州“先人所需”提前布局、“急人所想”细化服务。涵盖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常州大学碳材料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西太湖产业学院等一批新型研发平台,以及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产品认证、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等服务,帮助创业团队“缺什么、补什么”。

2018年,常州将石墨烯研究院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一体运作,并组建注册资本5亿元的江南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平台、产业基金无缝融合新模式。

“我们伴随石墨烯成长,在初期政府提供产业扶持资金、搭建产业孵化以及产品中试平台,中期我们构建产业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后期我们积极对接应用领域,政府‘退出’项目,让利创业者。”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铭说,这一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

聚焦应用,争取形成更大优势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2021)》,常州4家单位入选,碳孚科技的石墨烯机油添加剂节能技术是其中之一,标志着常州石墨烯产品又一次受到国家层面认可。

碳孚科技是石墨烯产品应用为先、开拓市场的代表之一,上市两年来,先后与途虎养车、轮库、龙捷和一些品牌4S店达成合作,产品服务超20 万辆车次,预计2021年将实现产值1000万元,同比增长200%。

中超石墨烯科技生产的石墨烯半导电屏蔽材料,则成功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成为诸多线缆龙头企业的供应商,2021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并牵头制订、发布了江苏省相关地方标准。

瞄准关键要素、关键技术和关键市场,奋力推动石墨烯应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原则,坚持平台支撑、人才至上、项目为王的发展思路,不断巩固和扩大常州石墨烯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戴志华表示,下一步,西太湖将紧紧围绕“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石墨烯原创技术研发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常州石墨烯产业发展大事记

2011年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揭牌成立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奠基开工

2012年

首个石墨烯应用产品——石墨烯触屏手机发布

2013年

常州二维碳素建成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

常州第六元素建成首条年产100吨氧化石墨烯粉体生产线

2014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关注石墨烯产业发展

全国钢标委薄层石墨材料标准化工作组落户常州

全国首个国家级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户常州

第六元素登陆新三板(全国首家)

与美国工程院院士雷伊·鲍曼共建外籍院士工作站

2015年

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在常州发布

全球首款智能发热服在人民大会堂发布

二维碳素登陆新三板(全国第二家)

全国最大的石墨烯专题园区——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开园

中国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展示馆开馆

201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考察常州石墨烯产业

中欧石墨烯高峰论坛举办

2017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第一分组组长单位

全国首个石墨烯小镇落户常州

世界石墨烯大会召开,诺奖得主在大会作主旨报告

碳元科技主板上市

2018年

富烯科技的石墨烯散热系统成功应用到华为Mate20新型手机

2019年

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揭牌

江苏新奥碳纳米技术应用研究院揭牌运营

2020年

常州大学先进碳材料研究院组建

常州石墨烯小镇入选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

2021年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常州新型碳材料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