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科技局组织两路政企代表团,以常州为出发点,分别赴四川、陕西和广东、福建,针对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茶产业等领域进行产学研精准交流对接,开启“科技新长征”。
这样的“科技长征”路,常州已连续走了15年。
“荒地”上结出累累创新硕果
多年前,相较省会南京和周边苏州、无锡等兄弟城市,科教资源相对匮乏的常州,像一块荒地,缺乏成长“参天大树”的各类“营养”。另一方面,转型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家对高新技术的渴求,产生了一大批往返于校、企间的“星期天工程师”。产学研合作的种子,在民间萌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市委、市政府敏锐抓住民营企业家对技术的旺盛需求,主动作为,书记市长带队开启“科技长征”,赴高校院所开展对接交流,让国内大学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与本地企业紧密对接。与此同时,连续多年举行的“5·18”展洽会,汇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变成常州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建机构,抓项目、引人才”,一次次推动常州在创新的大潮中转型发展。
诞生于一片荒地上的常州科教城,成为常州承接全国科创资源的“集结地”。经过近20年发展,这块占地5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高地和引擎,孵化培育了380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中科院常州中心在科教城设立了16个分中心、6个研究所和30多个实验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科教城建立了42个公共研发和孵化基地;近几年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当前,在意气风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科教城正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聚力构筑“六高地”,努力打造“五个区”,当好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引擎。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市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在科教实力相对薄弱地区集聚优质资源、构筑发展优势的区域创新之路,被誉为中等城市创新“常州样本”。目前,常州已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开发区,以及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产业创新园、中日韩合作示范园区等一批中外合作园区,6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17个项目。
2020年,常州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16位、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第18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20强。
创新引领特色产业聚集龙城
市委、市政府持续多年高举创新旗帜,想方设法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一大批资本与创新项目“联姻”。
人才来了、项目落地了、市场打开了、产业链上下游完善了……
中简科技,是较早落户常州的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杨永岗是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2008年,我们从中科院系统来常州开展产业化工作,目的就是解决国家重大装备亟需的基础材料‘卡脖子’难题。”在本月9日举行的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杨永岗动情地说。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他的产业梦在常州一步步实现,并带动整个常州高新区碳纤维产业发展。
纵观全市,科技创新的“硬核”正在不断彰显。2020年,我市“高企”增至2497家,入库数量增幅、申报数量增幅、认定通过率均居全省第一,常州科教城荣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
在创新引领下,常州各辖市区的特色产业十分鲜明,“一核两区多园”的全域联动大创新格局正加速形成,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齐头并进,石墨烯、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先进碳材料领域的研发应用处于全国前列。
其中,常州高新区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坚持高端军用和大规模民用“两条腿走路”,全力打造面向全球、引领全国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集群,涌现出以中简科技、新创碳谷、科泰思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武进国家高新区前瞻性布局智电汽车新领域,形成以理想制造、北汽新能源等整车企业为龙头,UL、中汽中心华东院为平台,一大批电池、电机、电控等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2020年销售突破百亿元。
科技创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目前,我市科技系统正聚焦自主可控重点产业,努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特色“双创”载体、引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力量。
创新生态汇聚更多创新资源
“创业,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但常州这座城市配得上你所有的艰辛和付出。”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翀昊这样评价我市的创业环境。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市不断完善以“1+3”新政为引领的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激励创新主体壮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培育、开放协同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成效越来越明显。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共288家,累计引进2000多个领军型人才,建有武进国家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域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众创集聚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省级知识产权合作与保护试验区。2020年,全市企业享受科技政策减免税预计超62亿元,同比增幅18.3%。
面对“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我市正在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让各类创新资源向“洼地”聚集。
今年初,我市再次吹响创新的号角。2月18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1号创新政策——《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深入剖析创新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并拿出切实举措,力争形成贯穿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人才支撑、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截至目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与相关成员单位各项政策的兑现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已兑现了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7-8月累计资助688人次、61.33万元。
今天的常州大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正在涌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