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武进区举行“科技燎原·校企同行”校政企合作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首次面向全球“张榜”十大企业创新需求,诚邀人才“揭榜挂帅”。这是武进区“超常规”思维引入“活水”、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的“新引擎”。
在创新发展大会上,武进区政府与河海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区科协与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签约共建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中国矿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签约入驻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四川大学与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污水处理用轻质填料研发及高性能化井管沟道制品的计算机模拟项目”等8个校企合作项目签约……这一连串举动,助推武进区未来创造更多第一唯一。
武进是全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创新资源最密集的板块。在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高校科技成果推介公益服务开放平台,南京理工大学的工业机器人在线自标定技术及装置、西安交通大学的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这些由国内高校提供的500多项最新技术与科研成果,均在这里向企业免费发布与展示。
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岳邦毅告诉记者,6年多来,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中心”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组织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349场,邀请专家1000余人次,服务企业1035家,达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239项,合同金额达9211万元。
“走访企业时,我们会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校与专家团队,集结一批精选项目,与他们进行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岳邦毅说,目前,“中心”已成功引进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等21所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分中心,借助“外脑”,整合高校科技成果和人才团队,打造“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技术经纪人+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互动大平台,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精确对接的技术转移与服务。
科技服务“直通车”,云上服务“不打烊”。这已成为武进区科技部门服务企业的新方法、新手段、新举措。记者了解到,由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缪宏与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拖拉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产品已成功研发并下线,现已累计销售600余台,实现销售收入近1.3亿元。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产品通过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检验后,快速实现产业化,并在黑龙江、吉林、新疆、甘肃、河北、河南、广西等地区得到应用。”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校政企三方是携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三方加强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武进区科技局局长张卫星介绍,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作为区政府资助的非盈利的产学研服务机构,将不断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从多方面着手扩大中心服务内容,积极推进校企建立共同体,促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备仪器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效率。同时,将围绕地方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组织开展中小型专题对接会或专场辅导会,促进更多的新技术新成果在武进实现转移转化,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