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波在车间调测关键零部件。 胡平摄
11月1日上午,潘红波在会议室里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就刚下线的一批液压阀阀芯孔组装问题商讨解决方案。
今年47岁的潘红波是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液压阀事业部部长,多年致力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立志一定要把液压阀做出点名堂来。
攻克“卡脖子”技术
2013年2月,潘红波放弃外企的优越待遇,怀揣对液压行业的热爱,来到恒立液压,从基层一线做起。
初到恒立液压,潘红波就遇到难题:多路阀的研发生产。他说,当时,国内液压阀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机厂紧缺的液压元件大多依赖进口。国外品牌对国内主机厂有种种苛刻要求,除了存在价格不菲、交货期长、服务不及时等情况,还在货运、关税、技术封锁等方面有很多要求,一旦某个元件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那时,我们的信念和目标,就是一定要把这项‘卡脖子’技术攻克下来。”潘红波说,阀体与阀芯配合间隙小,受压力、流量、温度和螺栓拉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阀孔变形,造成阀芯卡滞,从而引起挖掘机工作异常。为了减少各种外因导致的阀孔变形,潘红波带领团队从制造工艺着手,一次次地进行试验,不断寻找变形的规律,提出了“避让变形”工艺方法,结合铸造技术的提升,终于突破了工艺瓶颈。
经过500多天的跟踪试制,阀孔变形难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稳定量产的目标。团队成员王章元说:“那段时间,潘部长带着我们加班加点,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真的很拼。”
助力打造自主品牌
阀孔变形问题解决了,潘红波团队马上又投身到液压阀技术攻关,产品清洁度、组装防错防呆、测试中的内外泄漏控制等,等着他们一个个去攻克。
潘红波带着团队走访市场,从数据统计分析起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改良,经过各种尝试,最终获得客户的认可与赞赏。在重点攻克高精度液压阀和其他精密小零件关键制造技术及产品量产的过程中,潘红波积极参与,完成刀具研发、工艺改进、设备改造与优化100多项,降低刀具成本约40%,产品效率提升约50%。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助力。潘红波告诉记者,恒立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团队通过重点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成为该领域国内唯一的自主品牌,销量也由开始的单机型个别订单,增长到多机型年销20余万台套的规模。
生产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
在恒立液压阀生产基地,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在作业,偌大的厂房里只有很少的员工。潘红波说,以工业液压阀产品为例,原本9个工序需要10名员工,1天只能生产300余个零件;智能化升级改造后,其中7个工序由机器取代,只要2名工人负责投料及质检工作,一天产量是改造前的3倍。
作为核心技术骨干,潘红波参与了公司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多个重大项目。目前,恒立液压的两个核心产品——液压阀和液压泵已经大面积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MES平台、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企业生产工艺规划时间减少30%,生产费用降低13%,产能提高40%,良品率达到99%以上,客户投诉率0.5%以下。
潘红波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研发的多个新产品,先后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苏省工信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潘红波承担的“液压多路换向阀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7年度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客户的认可和满意,愿意买我们的产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这是潘红波对工匠初心最朴素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