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年伊始,记者从中天钢铁获悉,企业已启动新一轮高端人才引智计划,将在2021年投入3亿元引进100名专业领域高端人才,其中硕士70名,博士30名。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称,“十四五”期间,中天钢铁将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钢铁企业,打造一支500人规模的高端人才队伍,人才引智计划投入不少于10亿元。
技能大师孟凡挺
扛鼎之作召唤扛鼎之才
此次人才引智计划主要方向是:企业管理、智能制造信息化、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四大类,涵盖30余个岗位,此次百名硕博人才引智计划准备引进博士30名,硕士70名,硕士年薪25万-50万元,博士年薪50万-120万元,博士还额外提供一套100平米左右的产权房。
“不能单单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可以说是时不我待。”董才平说,一方面,打造制造强省,发展先进制造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是每一个企业家肩负的使命和重任,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已经迈上智能化发展新征程,新一轮结构调整已经开启,单位效益和低碳绿色制造方面的竞争将成为企业优胜劣汰的标准。
而中天钢铁在这方面已跑在了行业前面。
从德国引进的代表世界尖端技术的kocks生产线
董才平的雄心来自于底气和实力。过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领企业上下顶住压力,沉着应战,取得了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且未出现一起疑似感染病例、2020年第一季度利润增长16.2%位居全国千万吨钢规模以上企业增幅第一、炼铁、炼钢、轧材产量均同比增长6.6%、实现营收1400亿元,同比增长7.7%、利税同比增长21.7%。在2020年底更是捧得被誉为“工业奥斯卡”之称的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
“但这远远不够。”董才平说,“十四五”期间,中天钢铁已经将目标定位于建设一座深受社会尊敬的现代化智能钢铁联合企业,深化落实“三基地”的发展布局,打造“创新、智能、人才”三个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董才平规划里的“三基地”,正是中天钢铁未来五年的扛鼎之作。
位于南通海门港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主要生产精品线棒材及全规格的H型钢,同步建设循环经济、钢材深加工、装配式钢结构等相关产业。按照“装备一流、环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战略目标,大规模配套智能集控中心、智能制造控制平台以及全系统应用高端工业机器人等,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2000吨/人·年以上,打造真正的智慧工厂。
常州本部的南区是中天钢铁特钢基地,目前已启动第二个十五年发展规划,瞄准下游用钢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军工用钢等“特、精、高”钢种。特别是沿着以氢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轻量化方向,通过转化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前沿技术,打响中天汽车用钢的国际品牌。同时,集团将投入巨资,从装备水平、工艺技术、配套物流、产品升级、绿色环保等进行全面提档升级,达到600万吨优特钢产能,并通过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在2022年,将中天帘线钢打造成行业第一品牌,中天优特钢冲击行业冠军。
常州本部北区将重新定位,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成为大都市圈、新基建等“新风口”的配套产业基地。北区在产能置换后,将实施短流程绿色轧钢项目,将集团在海外收购的钢厂生产的钢坯运回,加工成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形成从原料粗加工向终端绿色制造的产业升级,打造600万吨的精品制造产业园,同时利用现有的铁路、运河、公路、仓储等优势,探索智慧物流园项目,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全品类钢材物流集散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
中天钢铁集团2020届签约大学生开班仪式
一个个扛鼎之作已跃然纸上,董才平深知,要实现伟大梦想,首当其冲要强筋壮骨,“这次出台的引智计划不同以往,有三个特点:一是定位高,这批引进人才定位就是集团各个领域的专家,是未来承担中天事业的核心骨干,一切资源和政策都将会倾斜;二是要求高。学历高、水平高是标配,我们更看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攻坚能力、创新能力和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坚韧品质;三是待遇高,可以说是没有上限,不惜代价,不拘一格。”
从引“质”到引“智”
32岁的谢有,2017年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专业博士毕业。作为2017届签约大学生进入中天钢铁,在技术中心负责汽车用钢、非调质钢、特殊用途钢等高品质钢的开发及工艺研究工作,工作至今已开发汽车曲轴、连杆、活塞、传动轴、车桥用钢等钢种数十种,在钢产品的组织控制、夹杂物控制、性能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发表相关专利十多篇,2019年入选常州市行业领军人才。目前,他和另外4名中天博士入主参与的“汽车用特殊钢棒线材产品的开发与品质提升”、“曲轴用非调质钢品质提升”、“超高纯净齿轮钢开发与应用”、“高强精细超深拉拔类线材工艺研究及产品研发”四大博士后研究项目预计三年内投入市场。
像谢有这样的签约大学生,中天钢铁从2008年开始连续十二年,每年从北科大、东北大学、安工大等国内知名冶金院校引进,累计吸引人才1600余人,包括冶金、材料,冶金设备、信息化、安全环保等专业;重点岗位的管理、技术人员将全部选用高素质人才,签约大学生的普遍年薪起步都在10万元以上。
大学生军训
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成立于2001年的中天钢铁素来有项目带动发展,发展催生升级的发展脉络。早在2003年,中天钢铁“120万吨优钢工程”正式启动,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转型也随之拉开帷幕。而企业真正意义的人才升级始于2008年特钢基地筹建,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天钢铁逆势而上,投入150亿元率先在全行业开启大刀阔斧的转型升级步伐。
发展优特钢有三大门槛:资金、技术、人才。前两项容易解决,只要资金有保障,三年左右项目就能建好,引进世界一流的优特钢技术装备,但到哪里去找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队伍来驾驭这些装备呢?
董才平敏锐的意识到,产品的升级不仅仅来自于装备和技术,更来自于脑子,只有人才的升级,才能带来企业质的飞跃。
如董才平所愿,伴随着十年人才强企规划的顺行,中天钢铁的转型之路走的很顺畅。从2008年到2020年,中天钢铁的钢产量增加了321%,营收增加了399%,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提升了137位,12年间,企业从单一的建筑用钢企业成长为全球一流的优特钢棒线材基地,汽车用钢领域内的第一方阵。过去5年,企业累计研发各类高品质钢种198个,获得高新技术产品3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1项,授权国家专利380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实用新型专利313项,软件著作权67项。
汽车用钢
如今,中天钢铁又迈上了新一轮发展的进程,由规模化发展模式向高质高效化提升,更加注重发展的品质和韧劲。
钢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原辅料、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物流、质量、成本这些因素,还要考虑环保、安全等,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社会账、发展账。“特别是环保、安全、质量,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安全是底线,环保是红线,质量是生命线。所以这次招聘,环保和安全上的人才是我们重点引进的对象。”董才平说。
董才平说,中天钢铁的未来是“三基地”全方位的发展模式,瞄准2000万吨精品钢产量、受社会尊敬的钢铁企业目标,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战略,强筋壮骨。“以前我们对人才的要求是解决现场的具体问题,接下来更加关注的是人才的综合素养,也就是系统性思维,目光只停留在当下,只专注于眼前得失的人不是我们要的,只有具有全方位、系统性、大格局的人才才是我们求贤的对象,才能扛起中天未来20年发展重任,实现百年企业的伟大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