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这一重大突破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22个省、市的103家医院临床治疗中应用。仅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百余名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该成果名叫胃肠道免疫微环境调控研究与肿瘤精准诊疗策略的建立,是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蒋敬庭教授团队历经23年研究而取得的。
蒋敬庭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肿瘤生物诊疗中心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胃癌学组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省首家肿瘤生物诊疗中心起步
“癌细胞是狡猾的‘敌人’,免疫治疗可以撕下癌细胞的‘伪装’,帮助免疫系统认清‘敌人’并准确消灭。 ”蒋敬庭说,“而且这种疗法不会像传统放化疗那样,带来脱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吴昌平教授24年前敏锐洞察到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1996年,他与蒋敬庭一起,成立了全省首家肿瘤生物诊疗中心,致力于肿瘤免疫治疗及临床转化研究。
当时,诊疗中心的实验室就设在电梯旁的过道里。他俩不但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儿,而且在缺少研究样本时就抽自己的血,以提供健康人的血样,用作实验比对。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团队开始了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平台的构建,并逐步开展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1998年,诊疗中心肿瘤免疫治疗有了第一个受益者。
患者宗某在多种治疗无效后,经过免疫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宗某在儿子结婚时,盛情邀请蒋敬庭教授团队出席婚礼,并激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我哪能看到这么开心的场面!”如今,宗某依然健在。
吴骏是团队中的“元老”之一。他说,晚期胃癌患者经过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后,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能够明显增强食欲、恢复体力、改善睡眠、减轻疼痛。
团队因发现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对胃癌具有独特疗效,获得省专利金奖。
“不仅对胃癌有效,”团队中的另一个“元老”季枚说,“多年来,6000多例包括肺癌在内的其他肿瘤患者也从中获益。其中,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许多患者慕名而来。”
目前,诊疗中心的研究条件已大大改善,而且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资助。
蒋敬庭一如既往,白天从事病例处理,晚上查阅文献并进行相关研究。团队里的年轻人深受感染。他们说:“有时实验结束已经是凌晨一两点,我们汇报进展,蒋教授都立即回复。”
肿瘤微环境研究取得突破
10多年前,团队按照新思路,着手胃肠道实体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微环境是个‘神秘堡垒’,有‘敌人’,有‘自己的部队’,还有‘友军’。我们辨清敌友,就可抗击肿瘤。”蒋敬庭说。
2006年,团队在全世界率先提出PD-L1和B7-H3这两个分子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判定标准和应用原则——这比后来国外的报道要早5年,论文成果被英国《自然》杂志等引用多达485次。
当时,PD-L1作为主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分子,是学界公认的“明星分子”,但是学界对它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尚不明了。国内外许多团队争先恐后进行研究。在吴昌平教授主持下,该团队经过4年多研究,率先取得成果。这为PD-L1检测成为PD-1免疫治疗的重要筛选手段奠定了基础。
如今,PD-1抑制剂已在国内外获批用于多种肿瘤临床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还有新的发现。骨干成员胡文蔚多年收集胃肠道肿瘤标本和临床数据,在近100对小鼠身上做实验,发现在胃肠道肿瘤治疗“窗口期”,增强微环境中IL-36γ、IL-33这两个炎性因子的表达,能增强体内杀死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活力。
在肿瘤微环境中,炎性因子“家族成员”有10多个可能成为治疗突破口的分子,必须一个一个去验证,而验证一个就要做几年实验。胡文蔚说:“这一成果,是在团队10多年的研究积累上取得的。”
团队成员邓海峰说,这两个炎性因子的发现意义很大,与当前最尖端的实体肿瘤CAR-T免疫治疗相结合,让CAR-T免疫治疗更加有效。
干预肿瘤微环境更加有力
沿着干预肿瘤微环境这条道路,团队在2015年形成了更新的策略——射频消融联合PD-1免疫治疗。
该技术成果在美国《临床癌症研究》杂志发表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随即对蒋敬庭教授团队进行专访。这个新策略,由于对肠癌肝转移有出色疗效,引发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并得到一致认可。
其实,这项研究在动物实验阶段就困难重重。
首先是要构建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模型。蒋敬庭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卢斌峰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在小鼠背部双侧接瘤,对一侧肿瘤做射频消融术,对另一侧肿瘤观察反应和结果。卢斌峰说:“建立这个模型,看起来简单,其实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就连注射肿瘤细胞的角度也不能有一点偏差。”
建立合适的模型,实验还只是开了一个头。
主导实验的石亮荣、陈陆俊说,他们发现,采用射频消融术,在局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能有效激发抗肿瘤免疫应答。实验中出现了新的曙光,也出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要找到射频消融术后免疫治疗介入的最佳“时间窗”。在这个“时间窗”,联合干预肿瘤微环境,就可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他们要在进行射频消融术后的第1天到第14天中,找出哪一天开始免疫治疗介入能取得最佳疗效。为了保证准确性,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3次。每次实验,都要连续20多个小时不间断地观察和操作。许多成员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他们在上千只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终于找到了最佳“时间窗”。
李某是临床病例中的一例。李某患直肠癌,进行手术和多次化疗。后来,李某癌症复发,出现肠癌肝转移,再次化疗收效甚微。2015年,李某接受射频消融联合PD-1免疫治疗后恢复健康。如今,李某生活正常。
2项国际专利、11项国内专利
几年前,实体肿瘤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问世。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利用基因修饰让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杀死肿瘤细胞。
团队实现了CAR-T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其中,一名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晚期的病人,肿瘤直径达15厘米,经过多种传统方式治疗,效果都不佳。经过CAR-T技术治疗1个月,肿瘤直径缩小到0.1厘米!治疗过程中,团队成员吴晨、郑晓一丝不苟,完美地用好了这项技术。
但是,CAR-T技术在用于实体肿瘤治疗时,则遇到“被挡在外围”的瓶颈。蒋敬庭教授团队针对胃肠道实体肿瘤,率先成功研发出CEA-CAR-T细胞治疗技术、IL-33基因修饰CEA-CAR-T细胞治疗技术,突破了瓶颈。
这两项技术,都获得了国际专利。
与此相呼应的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邢伟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的磁共振技术——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该技术,可有效避免常规磁共振技术的信号重叠问题,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实体肿瘤的性质。这为胃肠道等实体肿瘤精准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策略。
多年来,在胃肠道免疫微环境调控研究与肿瘤精准诊疗策略的建立中,蒋敬庭教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该团队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项目除获得2项国际专利,还获得11项国内专利。有关该项目的论文已发表211篇,其中79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
链接:蒋敬庭教授简介
蒋敬庭教授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时任苏州大学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江苏省肿瘤免疫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还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胃癌学组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蒋敬庭教授是江苏省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