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亩均税收6万元,到突破11.24万元,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用了3年。
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是轨道交通产业园的代表项目,总占地440亩,一期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投用。22日,记者在园区内看到,基地内各企业均开足马力生产,一片红火景象。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赖岩松介绍,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是常州经开区承接优质企业、加速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已吸引3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签约入驻率近80%,亩均税收超过80万元,已成为常州经开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的迅速发展,背后是经开区将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在起作用。赖岩松介绍,经开区2015年成立之前,在常州东部普遍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亩均税收不高的情况,已有的工业园区,亩均税收在5万元左右。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以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决心将轨道交通产业园打造为辖区园区标杆,全力以赴开展土地整合利用,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以项目的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是园区的重要载体项目。
在产业化基地前期规划上,经开区始终坚持高标准。例如,充分考虑园区产业定位,对企业需要怎样规模的标准化厂房、层高、配套设施等均作了详细的前期调研。规划由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严格把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盲目建造不符合企业需求的无效厂房,把有限的土地尽可能盘活。
在入驻基地条件上,经开区依然坚持高标准。招商项目以经开区发展规划确定的“3+3+3”产业为重点,符合节能环保相关要求。此外,还有多项刚性指标,如外资项目注册资本一般不少于50万美元/1000平方米,项目产出效益需满足年销售不少于1000万元/1000平方米,税收贡献不少于80万元/1000平方米,商务楼层入驻的服务业项目产出效益应明显高于标准厂房工业项目等。对于符合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且孵化和产出周期略长的企业,产出效益指标的认定可适当放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放水养鱼”。
高标准带来高回报。产业化基地一期于去年投用后,亩均税收迅速超过80万元,并带动整个园区亩均税收突破11.24万元,比经开区成立之初翻了一番,预计到2020年仍有30%以上的增长。目前,基地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服务业项目的招引,完善多重功能配套,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园区,把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作为产城融合的样本点进行打造,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