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全市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的总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发展导向,打好“三二一”组合拳,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
抓好三大重点:一是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落实好科技减免税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启动企业研发标准化建设,加强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通过完善科技计划,把对人才的支持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相结合,与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相结合,鼓励企业引育高层次双创人才。确保全年新增高企超300家、企业研发机构超1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5件。二是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围绕“智、高、新、绿”,进一步聚焦产业方向上,积极培育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团队,服务一批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孵化一批高质量成长型企业,从而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产业;通过建设新型产业创新服务组织,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加快产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创新效率;通过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双创”行动,推进企业创新、人才引入,促进企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确保全年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5家、创新服务组织2-3个、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业平台超20家。三是更加突出园区创新功能建设。制订促进科教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企业孵育、辐射带动”四大功能,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国家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加快建成自创区排头兵;引导高新区强化以创新为核心的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高企总部集聚、双创成果丰硕、基础设施完备、创新生态活跃的区域性高层次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华罗庚科技园以及轨道交通、健康产业等特色专题科技产业园区,强化“一园一战略产业”的错位发展格局,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新型社区,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完善两大保障:一是创新要素。主要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进一步在聚才育才用才上狠下功夫,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配置人才链,重点支持引进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创新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推行柔性引才和“离岸创新”模式,引用海外创新人才和资源。持续开展“科技长征”,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在常高校院所的“桥头堡”作用,推进“十校十所进千企”活动,争取每年签约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超百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超百项,与企业联合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超百项。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施“苏科贷Ⅰ”和“苏科贷Ⅱ”业务,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二是创新生态。贯彻落实省、市创新政策,完善市区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创新政策的激励作用。制订新一轮知识产权扶持政策,推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引》、《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援助办法》,支持企业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活动。加快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有机融合。持续提升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典型案例,让“敢于创新的人受到尊重,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诚信合作的人得到认可,创新失败的人得到宽容”。
增强一大动力:突出科技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向改革要动力。一是坚持“三化并举”,通过市场化导向、社会化协同、行政化引导,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和政策资源的最大效用。二是建立健全转移转化市场体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资源开放共享,让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紧密对接,让创新成果更多地转化为产业成果、发展成果。三是深化行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通过集聚更多更高端的创新要素资源,构建有机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把创新服务延伸到服务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