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虎,是在10多年前。那时,他的身份还是公司的总工程师,经常出现在我市产学研“科技长征”的队伍中。10年后,他牵头研发的“高铁列车用高可靠齿轮传动系统”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铁开始,到目前,运营已超过10个年头。10多年来,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阶段,高铁已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闪光名片。
早在1995年,王文虎就开始关注和研发齿轮传动系统。“这套系统是高铁动力传输的关键设备,就好比列车的‘关节’,直接决定高铁能跑多快,技术密集度非常高。”他说。
当年,公司为了该项目专门到西南交大招了几名研究生,并第一次允许带家属。这次破格招人的任务,就是在我国第一批高速列车预研究中,在齿轮传动系统的图纸上,留下戚研所技术人员的名字。这个目标,最终圆满实现。“此后,中国铁路的6次大提速,每一次都由戚研所单独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项目研发。”王文虎自豪地说。
齿轮传动系统需要在速度高、温差大、跨度广、长时间运行等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工作,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获得多项创新纪录:开创性地提出基于记忆合金流量调节温控技术,解决了高铁齿轮箱低温启动和高速工况下温升控制相矛盾的难题;智能配对系统、比重轻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有效改善高铁列车高速状况下的运行品质;“齿轮传动系统集成设计方法”,解决了系统形变和轴承位移对载荷影响的评估难题。
2008年4月18日高速动车组正式上线,中国高铁正式接受全民检验。“公司成立了服务团队,技术人员天天在现场盯着,一有问题立即汇报,我必须24小时开机。”王文虎回忆说,那是一段紧张而揪心的日子。
当年5月2日晚,他因感冒吃药后睡了。“第二天早上6点醒来一看,不得了,手机里满满的未接来电和未回短信。”考虑到检修人员夜间工作白天休息,他熬到中午才赶紧打电话询问。原来工作人员在齿轮系统上多涂了点机油,结果在长期运动中出现渗油现象。虽然技术人员当时就给出判断,没问题,但这事还是让王文虎吓出一身汗来。当晚,他就收拾行装,赶到现场。
正是始终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戚研所的齿轮传动系统先后在CRH380A高速动车组、CRH380B高速动车组和CRH6城际动车组上使用,并逐步全面替代进口,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参与国际化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掌声和荣誉纷至沓来,王文虎科技报国的初心不改。目前他正带领科研人员开展极寒、超重载等特殊工况下产品适应性等技术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