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厂起步,经过20年的跨越式发展,同和纺机已发展成为纺织机械行业翘楚,除了是业内知名的“罗拉大王”,还进军纺机整机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行业制高点。
如今,一手创下同和基业的董事长崔桂生将接力棒传到女儿崔婷手中,两代人联手打造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百年同和。
“罗拉大王”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请介绍一下同和的基本情况,同和是如何成长为“罗拉大王”的?
崔婷:我们公司主要研发生产纺织机械、专件、器材,是罗拉、摇架等产品的行业标准主要起草者,也是棉纺粗纱机、棉纺紧密纺细纱机、毛纺紧密纺细纱机、自动落纱粗纱机行业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之一。
同和是我父亲一手创立的。1999年,45岁的他凭借租来的厂房、9台设备和9个工人开始创业。公司的“第一桶金”来自于罗拉。罗拉是纺机上的专件,重要性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其质量直接影响输出纱线的质量。当时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国产的罗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波,从而对纱线成品造成影响,进口的罗拉则价格昂贵。我父亲看准了这一商机,组建团队开始技术攻关。
父亲曾当过兵,意志力过人,但凡他想做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想要达成的目标,都会想方设法去实现。2001年,同和推出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质量可以匹敌进口产品,价格却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凭借这样的优势,同和罗拉迅速占领市场。
随后,同和乘势而上,推出了摇架、紧密纺装置等专件,同样在业内一炮打响,结束了当时国内重要纺机专件依赖进口的局面。短短几年间,同和在我父亲的带领下一路壮大,全球知名纺织机械制造商德国青泽集团、瑞士立达集团、德国特吕茨施勒等都采购我们生产的专件。
记者:当时,同和作为一家小企业,为何能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管理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崔婷:我觉得这和我父亲的管理风格是分不开的。军人出身,他对己对人总是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半军事化管理是同和的一大特色。创立之初,同和仅有9名员工,父亲坚持每天清早列队开晨会,通报前一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分配新一天的工作,并且带领大家做好生产前准备,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今天。
为了减少员工在产品加工、安装调试过程中磕碰损伤产品的可能,公司要求员工在上岗之前进行拿、放鸡蛋的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员工像对待易碎的鸡蛋一样对待产品。
我们还将质量要求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内心,要求检验员“鸡毛当令箭,无事找事做,小题大做”;确保产品出厂前达到“三个100%”:产品装箱合格率100%、开箱合格率100%、开机合格率100%……我们在质量上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两代人的碰撞与融合
记者:同和从专件起步,仅凭罗拉就足以在业内站稳脚跟,为何又马不停蹄进军整机领域?
崔婷:2008年,同和年销售已经达到2亿元,产品附加值也高,完全能很好地生存发展。但我父亲当时就预感到了危机。国际经济复苏乏力,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需要转型升级。
事实上,当时进口纺机整机价格昂贵,国产整机稳定性不高,我父亲看到了市场机遇,提议做整机。然而这一提议很多人都不赞成,也包括我在内。要知道,一部纺机整机有10万个零部件,涉及1300多个品种,别说组装运行,仅采购工作都是千头万绪。对于只做专件的同和来说,完全是跨了一个行业。再加上资金投入大、风险大、管理问题多、人才缺乏,这块骨头不是好啃的。
在激烈的争论下,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公司又召开董事会,对转型的可能性进行反复分析、论证和讨论。最终,在我父亲的坚持下,同和开始了二次创业。
随后的2年间,同和利用在纺机核心专件上的技术优势,着手组织研发棉纺、毛纺系列整机产品。为了找人才,我们跑遍全国各地,组建项目团队;周边没有自主做整机的经验,没有图纸可以参考,我们就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先组装再画图,边组装边修改……2010年,克服了种种困难,同和终于推出了第一台整机。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同和在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再加上过硬的品质,我们推出的整机也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记者:你是哪一年进入企业的?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父女两人经过了怎样的磨合?
崔婷:2005年我进入同和,从车间一线开始做起。这些年,车间、出纳、总账、行政等岗位我都做过,历练了近10年才进入公司的管理层,2017年成为总经理。父亲对我非常严格,希望我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至今我还保持着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有父亲的榜样在前,我从来没有松懈过。
现在,父亲把握战略方向,而我是企业的“内管家”。在管理过程中,两代人的分歧难免会有,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打造百年同和。
在管理中,我更加注重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意识。我组建了一支青年团队,从技术、生产、质量、财务、销售等部门各引进2~3名优秀青年,定期开展团建活动,为公司发展出点子。如今,公司使用的图纸管理软件、工作数据分析软件就是在年轻人的建议下建成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智能制造”的追梦之旅
记者:同和纺机新基地已经基本建成,打造这一基地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崔婷: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同和于2016年开始打造高端智能纺纱成套装备基地,总投资10亿元。新基地按照国际顶级制造企业标准进行设计,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密制造柔性生产线、钣金智能制造生产线、喷涂喷塑智能制造生产线、新型细纱机模块机组装配生产线、罗拉智能制造生产线、摇架装配智能制造生产线,向智能化制造全面迈进。
新基地给了同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老厂区,我们的纺机零部件自制率已经达40%~50%,搬入新厂区后,预计能提高到70%~80%。
记者:如今的同和已经是“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军海外市场,下一步的目标是怎样的?
崔婷:同和除了深耕国内市场,还在近几年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为东南亚市场,其中尤以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尼为主。目前,我们的海外销售大约占总销售的30%,未来,伴随着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这一数据还将进一步上升。
现在,同和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规划——逐步从制造型企业向研究型企业转型,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打造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百年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