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记者:宋董,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当时,是什么激发您干事创业的热情呢?
宋国民:最开始没有多伟大的志向,就是想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1971年,我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干农活。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口粮不够吃,终年辛劳,也只能勉强达到温饱。后来,我当了郑村大队第十生产队(宋家塘)会计。队里人少地也少,我就谋划着搞集体创收,为乡亲们增加点收入。
听说戚机厂挖人防工程需要劳动力,我就临时组建了一支“泥腿子工程队”,带着大家到戚机厂打零工。就这样,日常劳作加上外出打工,我们队里的工分总是比其他生产队高一些。
白天,我和大家一起干活,晚上趁着夜色,借了一条船,叫上几个小兄弟,沿着河滩一路搜集废弃的铁屑,连夜运到江阴出售。一个晚上能赚27元,抵得上队里1个月的工分,家里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记者:听说除了上世纪70年代卖废铁屑,80年代您还搞过运输,和乡亲们建了个运输队?
宋国民:是的。分田到户以后,我瞅准了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买了辆二手拖拉机,农忙时耕地,农闲时搞运输。
当时的横山桥,还是满山的采石场。我晚上12点开着拖拉机上山排队等装车,到第二天中午送完货回家,只记得山路崎岖,“突突”的拖拉机声回荡在耳边。有一次,我还把拖拉机开到了河里,幸好有惊无险。
后来,随着建设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就联合周边的拖拉机户,搞起了运输队,最多的时候,手里协调着20多辆拖拉机。如果不办企业,我肯定搞运输公司了。
成败总有时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的春风从沿海吹向内陆,一批人开始瞅准时机“下海”了,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办企业的?
宋国民:1989年,2万元借款、80平方米厂房、一台二手龙门刨床和一个工人,我的第一家工厂——郑村配件厂就这么诞生了。说是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但第一年也赚了万把块钱。随着当时所在的剑湖乡工业的兴起,我们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多。
有一次,我去当时的常州焦化厂谈业务,工程师递过来一张图纸,问:“这个能不能做?”我接过来左看右看,只听见周围人都在笑,工程师好意提醒我:“宋老板,图纸拿倒了。”
那时候除了尴尬,更多的是一种“觉醒”。我开始意识到,仅凭低端的加工技术,无法实现与大企业的业务“联姻”。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引进“星期天工程师”,着手培育技术团队,一步步夯实技术力量。
凭着良好的信誉、扎实的技术,工厂的业务逐渐拓展到钣金、钢结构件加工等,产值连年增加。1996年,国丰机械正式成立,主要合作对象为日本小松、韩国现代等。
记者:听起来,您企业办得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为这些大企业配套,借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了吗?
宋国民:并没有。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一场看不见的危机正在潜滋暗长。
2002年,随着原材料成本上升,工厂开始连续亏损。2003年,为了让合作伙伴顺利度过周转期,我在亏本的情况下为对方提供了3个月的产品。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我新投资的项目又失败了。
那一年春节,外面欠债两三百万,20多个供应商聚在我家要货款,天天2桌人吃饭,不拿到钱不肯走。等打发走最后一个供应商后,我兜里已所剩无几了,一家人过了个最清贫的春节。
勇者方无畏
记者:这是您创业以来遇到的第一次低谷吗?后来是怎么闯过来的呢?
宋国民:2005年春节,我一个人去了北京。当时有朋友告诉我,北京铁路方面正在寻找装备模具制造商。我一下火车就直奔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因为没有预约,被工作人员直接拒绝了。
我就硬生生在走廊干坐了一天,等对方下班,上前拦人,诚心邀请他们到厂里看看。还好,他们答应给我个机会,到常州看看。考察的客人回去时,我承诺免费试制。这对于当时濒临绝境的国丰来说,真的是“不成功,便成仁”。其实,在那种情况下,除了放手一搏,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半年后,我们拿到了其中6套铁路箱梁液压缩放内模总价790万元的合同。
记者:铁路箱梁液压缩放内模是个新的领域,当时企业有这样的技术和能力吗?
宋国民:说实话,并没有很大的底气。制作图纸带回厂,工人们一看,笑不出来了:“看,这东西像潜水艇一样,老板要开喇叭花了!”带着上海口音的工程师也说:“老板,侬啊结棍咧!”确实,30多米长的东西,在车间里都伸展不开。
幸好,北京派来了工程师支援。由于是国内首次制作,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我和技术骨干小组通宵达旦地鏖战,测量技术参数、绘制图纸、制作铸造模具,“依样画葫芦”地搞起了试制。20多天后,模具终于试制成功。
其实真正的考验是现场安装。12月的天津,中铁十四局京津城际制梁场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同样承接业务的中铁大桥局武桥重工已率先送来了试制品。和这个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行业翘楚相比,国丰名不见经传。
连续10天在寒风刺骨的室外奋战,我们研发生产的自动液压缩放内模,成功试制出国内首片900吨32米预制箱梁。而对方却因为模具出口的尺寸问题无法“脱模”。后来,《新闻联播》回放试制成功画面时,我在电视机前还哭了。
经此一役,国丰机械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在2006年的郑西线箱梁模板项目招标中,一举拿下了80%的市场份额。8000万元的订单,当时简直难以想象。
此后,随着中国铁路大建设,各地订单纷至沓来,新厂房开足马力建设……那一年,我们参与建设的各类铁路箱梁模板覆盖郑西、武广、京津、哈大、京石、石武、长吉、贵广等10多条线路,当年销售首次突破亿元。我个人也当选为2007年“铁路市场年度风云人物”。那一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业内就形象地称我是“从列兵到老A”。
与此同时,国丰在常武地区逐步形成以生产大型钢结构件(钢模)的产业群,带动了本地铁路工程建设装备产业链的发展。2012年,我们参与建设的节段拼装模板、静载实验架等各类模板开始走向国外。
近年来,国丰不断进行行业拓展延伸,主营产品已从成立之初的铁路预制箱梁模板延伸到包括高速铁路基础建设装备、工程机械产品、环保设备生产制造、纺织机械配套、新能源产业等百余种产品,实现了稳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