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家来说,仰望星空意为追求创新,塑造美好而令人神往的未来;脚踏实地则是求真务实,身体力行,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在武进顺达精密钢管有限公司的拓荒者和接班人张国良、张小伟父子看来,办企业,一步步的积累固然非常重要,而追求突破、追求创新,更是每一家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张国良说,从1996年接管顺达后的那么多年里,最值得书写的就是——在擅长的领域做最好的自己。
是时候仰望星空了
“说实话,刚工作那会儿,我从来没想过会做企业。”1977年,张国良端上了众人眼里的“铁饭碗”——礼嘉供销社的运输员。1983年,转岗为一名营业员。然而,10年后的一次机遇,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开始起步,越来越多的机会摆在了世人面前,“下海潮”渐渐涌现,许多体制内的人都勇敢地下海创业了。其中,就包括了张国良。
1993年,一家镇办企业负责人找到了张国良,挖他去自己的公司担任销售科长。“销售科长在公司内部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既是一线的销售管理人员,也需要将公司相关销售政策传达到销售人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张国良一直觉得,如果没有这样一段工作经历,在其之后的创业进程中,很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3年后,一次更大的挑战出现在张国良面前。“现在想想,那时候完全是懵了。”1996年的一天,张国良被礼嘉镇的主要领导叫到了办公室,希望其接手当时还是镇办企业的武进市顺达精密钢管厂。“说其是烫手山芋一点都不为过。因为生产不正常,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面临着停产。”张国良坦言,对于这次机会,时年48岁的他没有像上次改行那般纠结,“我觉得是时候仰望星空了。”
至少得保住30多名工人的饭碗
接手后,张国良就横下一条心,一定要闯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至少得保住30多名工人的饭碗。”
顺达当时专门生产冰箱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的管路系统,市场比较稳定。张国良很快就发现,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管理不当。于是,他将以前的管理模式全部推翻,制定了一套全新的管理章程,逐渐将之前的症结一一解开。
“那时的我还是蛮拼的。”回忆起当年,张国良有点激动。“那时候工人都是两班倒,我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车间里陪他们一起干活,对生产线上的产品一件件地检验。我始终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濒临倒闭的企业很快走出困境,在张国良接手顺达4个月后,企业就步入正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肯定。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800万元,排到了礼嘉镇当时镇办企业的一线队伍。
然而,让张国良始料未及的是,走上正轨的企业,却遭遇了没有订单的窘境。“当时我们只为一家大型企业做配套,货品全部都是供给他们的。但由于这家企业自己投资新建了配套厂,1998年开始,不再进顺达的产品。”张国良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张国良和他的团队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去“难过”,就出发寻找市场了。北京、河南、浙江……不知道吃了多少次闭门羹,找了多少人,最终北京一家企业向其抛出了橄榄枝。“虽然第一次供货数量不多,但是质量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认可。”张国良庆幸道。
渐渐地,顺达成为了行业里的招牌企业,到了2007年,销售额达到9000万元,位列国内前三。
抓住每次契机,企业才可能“长生不老”
和父亲不同,张小伟更愿意谈电子商务、品牌战略、“一带一路”……“从镇办工厂发展到现在,父辈一步一个脚印,干事创业注重一个‘稳’字。”张小伟说,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他主张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创品牌、走出去、电商营销,为传统产业输入新的转型活力。
和一般的“富二代”不一样,张小伟几乎是和父亲一起进入顺达,开始打拼。在车间做了3年一线工人以后,逐渐接管销售业务。
在张小伟看来,虽然企业订单在增长,但是单一的产品加工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转型升级,开创更大的市场。
2007年,张小伟接到了美的一位负责人的电话,至此,顺达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美的希望我们自己生产冷凝器,然后供货给他们。”张小伟说,这意味着他们得从生产半成品材料升级到生产成品,对技术、设备以及成本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做成了,肯定好。但肯定也有做不成的风险。”张小伟和父亲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试水。
“和生物一样,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生命周期,不同的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企业可以通过重构商业模式、变革交易结构返老还童,逃逸出原生命周期而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张小伟觉得,只有抓住商业模式重构的每次契机,企业才有可能实现“长生不老”。
由于冷凝器在运输中极易变形,因此要将生产车间设置到美的的生产地附近。2007年,顺达合肥分公司开始筹建,2008年投产,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间,顺达安排骨干学习先进经验,成立技术中心作为企业的研发机构,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同时,张小伟意识到,“要让产品持之以恒地保持高质量,单靠一个人不行,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顺达全面引进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随后,湖北荆州分公司、扬州分公司等相继成立,成为海信、东芝、三星等知名品牌的供货商。而在2011年,顺达也同时开始了蒸发器的制造,过硬的质量,很快就达成了与海信、美菱、创维等品牌的合作。2017年,顺达销售额已经超过5亿元。
制订国标,掌握话语权
采访中,记者问过张小伟这样一个问题:“遇到投诉,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张小伟笑着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法回答,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接到过任何投诉。”如此硬气的回答,着实少见。但翻看顺达的“履历表”,记者发现,他们曾两次参与国标制订,影响力可见一斑。
2009年,顺达参与制订了冷拔精密单层焊接钢管标准,规定了冷拔精密单层焊接管的分类及代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该标准使用于制冷、汽车、电热电器等工业中用于制作冷凝器、蒸发器、燃料管、润滑油管、电热管、冷却器管以及一般配管用的冷拔精密单层焊接钢管。
2018年实施的双层卷焊钢管国家标准,顺达也是制订方。据了解,该标准规定了冰箱管路系统用双层卷焊钢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张小伟说,参与国标的制订,正是品牌力量的体现。在其看来,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思维。
为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顺达先后成立了“常州市精密钢管工程中心”、“常州市制冷用焊接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并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树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这是顺达的企业愿景。对此,张小伟说:“距离梦想,我们还在路上。”下一步,顺达将瞄准海外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