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5年要继续深化“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创建,加快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
“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最重要的,就是高端制造项目。在常州高新区,记者看到,这样的项目正在不断集聚。
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常州)有限公司增资8800万欧元的冷锻工艺项目9月28日开工建设。同日,总投资10亿元的天域航空无人机项目举行首发仪式,已建成每年5000架无人机产能。本月9日,东风汽车的主力产品——东风风神AX5又在这里顺利下线,常州基地已建成东风和日产两个品牌柔性生产体系。
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表示,工业是高新区的立区之本,创新是高新区的动力之源,融合是高新区的未来之路。特别是在再创工业明星城市辉煌、打造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过程中,常州高新区有信心、有决心贡献更大份额,体现更大作为。
首先,把更大作为体现在实现路径的探索上。紧紧依托“8+N”产业链的比较优势,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瞄准先进高端环节,继续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内外资大项目,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色化发展。
其次,把更大作为体现在重点领域的突破上。进一步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和化工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向研发设计、精品定制、品牌运营等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增长新引擎;支持新阳科技、星宇车灯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一批成长型企业做精做优,培育更多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和驰名全国的拳头产品,不断提升“常州智造”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产品创新、技改提速、上市融资等方式,全面构建百亿级、50亿级、30亿级、10亿级本土化企业梯队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梯队。
第三,把更大作为体现在创新优势的集聚上。始终牢记“高新”使命,着力培育新经济,积极顺应以互联网经济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扎实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再造制造业,打造有常州高新区特色的工业4.0品牌。在生命科学、印刷电子、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领域勇于开拓,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模式上勇于探索,增强发展新动能,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四,把更大作为体现在产城融合的深化上。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统筹“地、水、绿、文、美、产、居”多种要素功能,在工业升级过程中更好地配置资源,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打造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