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 内容

《对话》高纪凡:面对困难挑战,坚持创新是王道

发布日期:2016-10-10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回首中国光伏这十年,不能不说这是一场“幸存者的游戏”。在刚刚播出的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揭秘天合光能在这场激烈的市场厮杀中生存的关键:坚持与创新。
  自2006年1月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至今,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历了风风雨雨十个春秋。十年间,有高潮也有低谷。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首次达到1088兆瓦,超过日本和欧洲,一跃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第一大生产国。2011年,形势喜人的光伏产业突临寒冬,因为产能过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美国和欧盟先后发起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占全球半壁江山的欧美光伏市场受到贸易壁垒影响与行业内恶性低价竞争,导致多晶硅价格骤跌,一夜蒸发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在业内成了“常态”,以至于当时众多光伏行业的企业家常常夜不能寐。因为一晚上的工夫,硅片价格可能又下跌了不少。
  经过一轮惨烈的“洗牌”,中国的光伏企业经历了一场倒闭、重组、转行的风潮,生存下来的企业只有十之二三,但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集团等却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活了下来,躲过一个周期轮回,一步步走向世界、称霸全球。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回忆说:“其实光伏产能过剩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已经形成了,2011年阶段性产能过剩开始出现了,供过于求,价格急剧下跌,整个行业持续八个季度的价格下跌,光伏企业严重亏损。那时我们仓库里的库存将近30亿人民币,一晚上的功夫,就能跌掉100万元。”
  如何破解产能过剩困境?高纪凡披露了天合光能的“绝招”:用创新技术引领持续发展。2014年在日本举行全球太阳能赛车上获得第一名的,是一辆以世界纪录的高效电池做成的赛车,它来自天合光能。
  “用创新而非规模来引领企业发展,是天合光能破解产能过剩的核心方法。”这场危机之后,天合光能就下决心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过去4年中,天合光能的电池和组件转换效率13次创造了世界纪录。
  为应对光伏行业的起伏与市场变化,天合光能不但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让企业在行业沉浮中矗立不倒,还整合其他同行技术水平低的产能。“我给他们进行技术提升,通过创新来做整合,让人家的产能为我所用。”
  面对光伏行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高纪凡信心百倍:“光伏产业正处于变革期,依然面对挑战、需要推动。所以我们作为光伏行业从业者,在这样的时刻唯有义无反顾,以最大的决心和信心去扫清所有障碍,真正让太阳能变成未来能源最主要的部分,用太阳能造福世界。”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