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扬州麦子武进稻”、“水稻品种看武进”,“武”字头粳米正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也成为我区一张特殊的名片。而这张名片背后,倾注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
钮中一,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推广研究员。自1977年起,他专职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先后承担主持国家、省级课题10余项,目前已有17个粳稻品种通过审定,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亿多亩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从田埂走向科学殿堂
少年热血
一过秋收,位于前黄镇运农线上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就热闹起来,每天,来自各地采购种子的农民络绎不绝。
“每年都要来装个1000斤回去。”来自宜兴的一位种粮户告诉记者,这里的种子产量高,适应性好,出产的米品相好、口感好,不愁销路。而这些种子的“作者”,就是钮中一。
霜降之后,不必天天往田里赶,但钮老还是雷打不动地坐班,看书、整理材料。说到自己的育种奋斗史,他坦言,是一股子热血“逼”出来的。
1961年,15岁的钮中一初中毕业,回乡务农。
一次,当得知水稻专家陈永康培育的良种“老来青”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科学奖,代表全国7亿农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时,这个少年郎的满腔豪情被点燃。
“他是农民,我也是农民,他的文化水平还没我高都能研究出新品种,我为什么不可以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来!”从此,他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走上“开展以种子革命为中心的农业科学实验”之路。那年,钮中一刚满20岁。
年轻的钮中一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和田野打了交道,就要当个一流的农民。
化作“候鸟”追寻梦想
育种之路
1977年10月31日,钮中一被当时的武进县农科所录用,上班第二天,就打起铺盖去了海南,进行“南繁夹代育种”。
“通过在武进、海南实现一年两育,可大大缩短育种周期。”他说,一般一个稳定的新品种需要10年(10代)的培育时间,采用一年“双季”(两代)育种,5年时间就能完成,“可以让老百姓们快点用上更新更好的种子。”
早年的海南岛经济比较薄弱,农村没有电,晚上只有一盏油灯,生活艰辛。钮中一既是专家又是劳工,除了育种,还要自己种菜。大忙时节顾不上种菜,又因拮据不舍得买菜,他就去市场上捡些菜皮应付日常饮食。
可就是这样的经历,他却是打心眼儿里珍惜。“那里集中了全国的专家,等于一所开放式农业大学。”钮中一说,自己带着问题遍访名师,结交专家,学到了很多知识。
如今,每年的12月,钮中一还是会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进行“南繁夹代育种”,直到次年4月,才和北归的燕子一起,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家乡,进行新一轮播种。
每年,钮中一还要参与2万多份育种材料的整理和筛选,每份材料都要经过播种育秧、移栽、田间观测、配组杂交、选择种子等多个复杂的过程。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说:“钮中一清楚上千种水稻的生长特性,讲起每一种,就如同在你眼前打开一幅栩栩如生的植物展图。”
为育种事业再燃一把火
老骥伏枥
2006年,到了退休的年龄,钮老本可安享天伦,但他仍选择坚守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种试验田里,“离开了这个团队,离开了这片土壤,我可能就一事无成了。”
65岁那年,钮老被查出患了髋骨纤维瘤。病情急重关头,正值杂交配组最关键的时期,钮老毅然忍痛坚持到了南繁结束再治疗。术后休养不久,他又回到了育种田里。
近40年的工作生涯里,钮中一始终坚持育“三好”(好种、好吃、好产量)种子,为千万农家。目前,江苏的水稻田里,30%以上是武进的品种,江苏6个年推广面积超200万亩的品种,有3个出自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而且年推广面积在250万亩以上,这些几乎都是钮中一的心血结晶。
“我把稻田当做我的孩子,能够育出更好的稻种是我这辈子的最大追求。”近5年里,钮老又迎来了育种成果的“井喷期”,先后攻克了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等许多病害难题;相继成功育出了五大品种,2013年江苏好品种评选,7个好品种他一人独占3席。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农业功臣”等各种奖项纷至沓来。2013年,钮中一率领的常规粳稻超高产品种创新团队参加了国家“973”项目的研究,致力于将分子研究方面的成果应用到常规水稻品种的选育上。前不久揭晓的2014年第四季度“最美常州人”榜单中,钮老的名字又赫然在目。
“生命不止,育种不歇”,如今的钮中一还有两个心愿:一是要培养好育种接班人,使他们成为江苏水稻育种的栋梁之材;二是在有生之年,再培育几个好品种,让广大农民收获更多,笑得更甜。 (据武进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