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太阳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建平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企业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座20MWh熔融盐储能发电系统进入了最后调试阶段。项目首席科学家、原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员郭廷玮教授表示:“中国因此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之后第五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熔融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白天的光照把蓄热介质熔盐加热后存储起来,到夜晚释放,通过换热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公司总经理田洪增介绍,“相较于光伏发电由光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存储缺陷,光热发电的储能技术能避免夜间、阴雨天不能发电的麻烦,实现持续发电、调峰发电。”目前,世界上已经建设运行和在建的带储热的光热电站,几乎全部采用熔融盐储能,而中国在该项技术领域尚属起步阶段。 太阳宝新能源是武进一家民企,成立于2000年,具备年产5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能力,其“太阳宝”商标于去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殷建平何以对光热发电产生兴趣? 2005年,一次偶然机会,殷建平听了一位院士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讲座,开始有意识地汲取相关知识;2009年,与以色列威茨曼研究院关于塔式电站的交流为他打开了“世界之窗”。“我在热水器领域已经做到中国驰名,上升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而光热发电是一个无穷的空间。” 由于该项技术在国外尚属垄断,国内没有现成资料,企业的自主研发不得不从翻译几大箱的外文文献开始。公司邀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参与太阳能热发电世界级课题的郭廷玮教授主持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校强强联合。2011年至今,企业研发投入超过6000万元。截至目前,太阳宝在光热发电储能技术方面已申请了40多项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 正式生产还没开始,订单却找上了门。全球最大太阳能光热电站集成运营商与其达成了合作意向,国网二期智能电网10MW储能项目洽谈接近尾声,印度等地的客商也纷至沓来。“明年我们将进行小批量生产,预计项目首期能实现1—2亿元销售。”田洪增说。 不仅在发电领域,储能技术在城市供暖、空调制冷、农业应用等领域都有用武之地。最近,太阳宝又开始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空气储能项目。“现在做好储能领域,未来几年我们将拓展延伸至整个光热发电系统。”殷建平透露。 (据武进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