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今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我市有了第一家具备轨道交通整车制造能力的企业,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在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城轨车辆项目的高压线已经架起,土地钻探已经开始,预计12月底即可正式动工建设。 我市轨道交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集聚,已基本具备了产品研发、配套、制造、商务、物流和整车大修的完整产业链。从牵引传动,到制动转向,从电气控制、输变电,到车体、内饰、照明产品,门类齐全,品种多达2500余种,基本能实现全产业配套。其中,牵引传动系统占国内市场份额已达45%以上,内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5%,车内辅助电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高速铁路电气化设备也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常州东部,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与遥观工业园内,已集聚了戚机厂、戚研所、今创集团、新誉集团等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的轨道交通重点企业,搭建起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并可以通过南车大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刘国钧职教中心培养产业工人。这些,都对产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统计,2012年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产值260亿元。我市也相继被科技部、工信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轨道交通产业前景广阔。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整车装备与关键系统、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加快集聚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形成常州轨道交通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生产和维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到2015年,我市力争轨道交通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