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润州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核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润州“发力城市化、奔向现代化”的支撑度。 准确定位,规划先行 今年以来,润州以创成国家级高新区为首要任务,高起点编制镇江高新区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战略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 先后聘请海内外著名的专业机构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和未来都市(苏州)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编制完成了《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发展规划》《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邀请中国著名海水淡化研究专家王世昌和河海大学编制完成了《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镇江市风能与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发展规划》《镇江市风能与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申报国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当前,由中盐制盐技术研究院负责的“江苏省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科技产业园规划”正在加紧编制。 特色发展,突破转型 “以升促建”打造“第三代科技园区”,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将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作为高新区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装备产业,以及以文化科技创新、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 突出完善配套、精细开发,高新区国家级高技术船舶及配套产业化基地的项目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领军企业镇江中船设备公司投建的中船船用设备与海工配套产业园8个子项目已基本启动,其中船用动力研究院及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项目4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即将竣工。科研大楼启用后,将会有100多名科研人员进驻,从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整个产业园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20亿元。 高度重视高新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推进“江苏省船舶动力重点实验室”、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镇江分中心等重大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成果。市风能与海洋能发电研究院、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也将陆续落地。 同时,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环境,提升为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镇江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获批首批“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构筑高新区人才高地。围绕高新区内的新能源、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港口物流等重点新兴产业,大力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今年高新区引进各类人才26名。 来源:润州区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