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快讯 >> 内容

宜兴新能源产业逆势上扬 拉出产业发展“大阳线”

发布日期:2013-07-30  来源: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在光伏产业的“寒冬期”,宜兴新能源产业依托集群优势和完备的产业链,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拉出产业发展的“大阳线”。  
  为促进以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在宜兴集聚快速发展,2009年,宜兴专门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科学制定《2009-2012江苏省宜兴市新能源、光电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从2009年起建立每年500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杠杆和激励作用。作为宜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秉持高起点的规划理念和高端的产业定位,依托园区已有的企业和创新孵化载体,加强资源整合,壮大产业总量,不断提升发展质态。同时通过大力实施招才引智的“猎豹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领军者和创新人才团体,建成一批质态优、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企业。其中由海归博士创办的无锡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制造我国第一个“追日型”太阳能发电站,年销售近亿元,成为全国制造太阳跟踪器的“老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摒弃传统低端产业,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引育了一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打造了无锡嘉瑞光伏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小巨人”。  
  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宜兴新能源产业呈现出本土企业茁壮成长,国内行业巨头争相落户的良好局面。自晶德、佳诚、迈吉太阳能“三驾马车”率先崛起,先后被浙江昱辉、国电联合动力以及东方电气等央企、大集团看中并实施收购重组后,业内对宜兴集聚的目光就从未挪开过,宜兴新能源产业频频演绎传奇。受国际环境影响,当前光伏产业正处于“寒冬”时节,全市一批企业则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其中,国电光伏积极将业务从产品制造转向EPC电站总包,从而带动产品销售。去年该公司光伏电站总包能力居全国第二,今年公司将力争实现600MW电站EPC总包建设,总包能力有望达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无锡嘉瑞光伏有限公司通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赢得市场竞争力,企业与美国迪斯派奇公司合作并使用Safire平台,有效降低产品废品率、提高总产量,实现了整体生产性能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依托资源、区位、机制等潜在优势,宜兴新能源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便产生华美的“窑变”,全市行业骨干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已近20家,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占全市该产业销售总收入的90%以上;光伏产业已形成1500兆瓦产能,跻身国内第一梯队;风电装备产业形成了从整机到叶片、塔架、传动轴等主要零部件制造,核电装备产业形成从核电电缆到核电管的制造。

来源:宜兴市科技局

主办单位: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7层
联系电话:0519-856815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第位游客

政府网站工作报表

纪检监察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