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盐化工、金属材料、海水养殖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仍是连云港市连云区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支柱,但传统产业又给连云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构成了压力。近年来,连云区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聚工程,积极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培育高新技术领军型企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区科技部门积极推行向高新技术倾斜的鼓励政策,在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支撑作用,同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企业创新与高校院所智力资源间的有机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让投入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二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围绕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连云区通过承担实施科技部国家“富民强县”计划专项、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省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有能力的企业紧紧抓住机遇,加快高效、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研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水平,以提高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为目标,提升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模式,有效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海产品健康养殖及精深加工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传统产业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的转变。 四是引进培养创新人才,打造产业升级“智囊团”。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有了创新型人才,才能创造一流的技术和成果。区科技部门积极参与人才的竞争,完善人才激励制度,落实福利待遇政策,不断优化连云区人才创新环境,在培养本土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并留住外部人才,通过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将研发一线的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到连云区参与项目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和管理咨询,做到“不为所有,但求所用”,深化了合作,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参与核心技术的研发。 来源:连云区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