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镇江丹阳召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院士报告会,来自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的一批专家教授齐聚丹阳,为丹阳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出谋划策。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回顾了丹阳航空航天产业院士工作站运作情况,并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展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作了题为《航空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报告,为相关企业抢抓先机,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指明了方向。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江雷作了《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的报告,对丹阳做强新材料产业基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咨询研究院副院长陈阳作了《航空产业园区规划交流汇报》,分析了全国航空产业园发展态势,阐述了丹阳发展航空产业的优势和发展规划。刘大响、柳百成、曹春晓、王浚四位院士还与丹阳泉达航空动力公司、精密合金公司、呈飞精密合金公司、昊泰气体设备公司四家企业分别签署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钛合金成型、空间环境等四个专业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至此丹阳共成立了5个涉航专业院士工作站,初步形成了支撑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体系。 丹阳市委书记童国祥就立足产业优势、借力院士专家资源、加速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抢抓机遇,牢固树立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坚定信心。童国祥说,全市上下要把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努力把航空航天产业打造成丹阳新一轮发展的新“引擎”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多措并举,做好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航空航天产业及园区规划并启动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年内完成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高性能合金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军民融合示范区办公室等硬件建设,两年内全部进入正常运营。三是创新方法,善于借助院士及其团队的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善于运用科技金融结合的途径和资本市场突破资金瓶颈,善于借助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突破民企参军的门槛制约,善于运用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突破土地供给的矛盾,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有竞争力、国内有知名度、销售达千亿规模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今年,航空航天产业院士工作站将进一步强化战略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五大职能,深入推进5家已签协议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设,积极推进北航(丹阳)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首批5个实验室的入驻,进一步加强与航空航天院校、航空航天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科研成果项目落户丹阳,促进丹阳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源:镇江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