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镇江市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实施科技创新大项目,培育科技创新大企业,构筑科技创新大平台,营造科技创新大环境”等四个工作重点,切实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化建设,大力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高新技术攀升工程,构建高端优势产业。围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着力突破10项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制造、海工装备等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形成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瞄准国际前沿,超前部署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计划”,大力培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品。组织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行业龙头创新型企业。 实施科技平台打造工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按照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流程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高新区集聚,建设科技大厦、全球研发中心、央企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新园、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功能。巩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成果,启动“市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研发机构晋档升级。 实施创新资源集聚工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以股权激励等方式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技术招标,在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点,加快建设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扩大与国内外创投、风投基金的合作,扩大“省科技成果风险补偿资金”、“市风险池基金”规模。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建设,积极培育研发、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 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围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重大课题,开展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推进与中国农科院的产学研合作。持续引导科技工作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在生命健康、绿色建筑、公共安全、智慧旅游、智能交通、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实施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激活创新创造活力。抓住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机遇,强化知识产权产出和运营质效。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推进知识产权资产化、资本化、市场化。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托管、运营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质押融资、专利流转和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加强中国(镇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做好专利纠纷调处。 实施机制体制创新工程,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抓好100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调度、推进与考核工作。推广技术创新参与收益分配机制,突破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摘编自:镇江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