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次地方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参会的一名大学教师竟然当众说知识产权没有用,在当今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之时,这样的言论不免令人有些诧异。但细听下去,原来他反映的是他所在的学校专利运用工作没有做好,提交专利申请除了可以作为评职称的依据之外,一些专利往往被束之高阁,因此,他对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的工作感到有些困惑。对此,笔者认为,这反映出的高校在专利运用及转化方面尚需加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整体环境的不断改善,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进步显著,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点。
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近25年来,我国高校累计提交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31.9595万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授权总量为15.0029万件。去年,我国高校共提交7.9332万件专利申请,是25年前的52倍,获得中国专利授权量为4.3153万件,是25年前的113倍。但是,如果平均计算,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却只有5%,这一数字大大低于来自企业的转化率数据,的确令人忧虑。
众所周知,企业的专利转化率之所以较高,原因就是企业的研发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市场出发,从生产的需要出发。而高校的部分研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从课题出发的问题,从而形成的事实是,高校与企业相互间缺乏了解,不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因此研发的方向与目标自然存在差距,从而导致高校的部分研发成果虽然提交了专利申请,但无法转化的问题。
就事实而言,高校还是有很多专利具有很高科研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缺乏的只是一个交流交易的平台。据统计,在全国高校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62.3%,这充分反映出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只是苦于没有交易平台,高校的专利难以被企业和潜在的使用者所了解,走向市场的脚步无形中就延迟了,这也是令人感到困惑之处。
因此,笔者建议,首先,应从研发立项源头上抓起。高校在科研立项前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企业了解主攻方向,选准突破口进行立项,注意在“准”字上下功夫。同时,要逐步建立与市场和各行业、各大中型企业的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联系网络,以便及时准确地知道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加强针对性和目标的明确性。
其次,要抓好中介平台的建设。要提高高校专利转化率,需要有一个可以使高校与企业交流交易的对话平台。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推动高校的专利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这一意见,各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高校专利转化相关政策的落实。如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就知识产权项目运用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达成协议。福建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福建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福建省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已经大有改观,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从北大方正的电脑排版系统到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应用,以至近来备受瞩目的“神舟九号”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作业刷新世界纪录等高科技活动中,都运用了大量来自我国高校自主研发的专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运用,与各类创新主体一同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推动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高校专利运用之路,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让各方了解、理解和支持的过程,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着高校专利转化在此基础上取得新的成绩和突破。
|